-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成(bā chéng)的意思:大约,大概。表示推测或估计的程度。
北至(běi zhì)的意思:指在方位上,从南到北,表示最北方或最高处。也用来形容程度、数量等超过其他地方或事物。
大昕(dà xīn)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时刻,也用来比喻希望或光明的到来。
方泽(fāng zé)的意思:指正直、公正的品德。
鸿施(hóng shī)的意思:慷慨施舍,大量捐赠
巨风(jù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极大、势不可挡。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瑞云(ruì yún)的意思:指好运降临,预示着吉祥如意。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四足(sì zú)的意思:四个脚,形容稳定、坚固。
弦桐(xián tóng)的意思:形容琴声悠扬动听。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日在北郊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与虔诚。首句“方泽年年祭必躬”,点明了每年夏至日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方泽(古代祭地之坛)的庄重仪式。接着“敢缘暑候懈虔衷”一句,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也不因身体不适而放松对祭祀的敬畏之心。
“大昕因下修殷荐”描述了黎明时分,祭祀开始,以丰盛的祭品献给神灵。“北至惟时报巨风”则暗示了祭祀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特定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神灵降临的象征。
“三献庖升四足鼎,八成乐叶七弦桐”两句,详细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具体环节:三次献祭,使用四足鼎盛放祭品;音乐部分则使用七弦琴演奏,共八次完成。这些细节体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严谨和繁复。
最后,“瑞云已自敷祥霔,愿霈鸿施遍锡丰”表达了对吉祥云彩的期待,以及希望神灵赐予大地丰饶的祈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