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
《无题》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紫府仙人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灯(bǎo dēng)的意思:指贵重的灯具,也用来比喻有益于人民的伟大事业。

结成(jié chéng)的意思:形容团队、联盟等组织形成并紧密团结在一起。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雪月(xuě yuè)的意思:雪月是一个由雪和月组成的词语,表示冷和美丽。它常用来形容冷酷美丽的女子、寒冷的气候或冷漠的心情。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云浆(yún jiāng)的意思:形容雾气弥漫、云雾缭绕。

紫府(zǐ fǔ)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官僚豪门的豪华住宅。

十二层(shí èr céng)的意思:形容楼层很高,楼层多。

注释
紫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仙境。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宝灯:比喻仙人的崇高地位或珍贵品质。
云浆:象征仙界的琼浆玉液。
未饮:还未享用。
结成冰:形容变化之快,可能暗示仙人的寿命短暂。
翻译
紫府仙人被尊称为宝灯,
他尚未饮下天上的云浆就已化为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窥见其深远意境和独特艺术魅力。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这一句中,“紫府仙人”指的是神话中的仙人,居住在天界之宫,也就是道教中的紫府宫。这里的“宝灯”是传说中可以照亮夜晚的神奇物品。诗人通过这种超自然的元素,营造出一种梦幻和神秘的氛围。“云浆”指的是仙家中的美酒,这里的“未饮结成冰”,则象征着仙界的清冷以及时间的静止。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这一句,诗人借用了“雪月交光”的意境,描绘出一个既幽暗又辉煌的夜晚场景。“更在瑶台十二层”则进一步强化了仙界的高远和神秘。这里的“瑶台”通常指的是美丽的宫殿,而“十二层”则象征着极致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愿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道教的元素和意象,创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瑰丽的幻想世界,展现了李商隐在处理主题和意境上的独到功力。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虞美人

春风曾见桃花面。重见胜初见。两枝独占小春开。

应怪刘郎迷路、又重来。旁人应笑髯公老。

独爱花枝好。世间好景不长圆。

莫放笙歌归院、且尊前。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二十三

疏竹萧萧正雨声,眼中日影又还晴。

钩窗燕坐夏将半,荷叶已香湖水清。

(0)

谢侯彦明惠白莲栽·其二

青鞋不踏远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

少待薰风开玉镜,与君来赋月明中。

(0)

烛影摇红.再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应把朱帘暮卷。

更何须、金猊烟暖。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憔悴狂胡计短。

定相将、来朝悔晚。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0)

玲珑四犯.杭友促归,调此寄意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问种桃、莫是前度。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最难禁、此时情绪。

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

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

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0)

柳梢青.清明夜雪

一夜凝寒,忽成琼树,换却繁华。

因甚春深,片红不到,绿水人家。眼惊白昼天涯。

空望断、尘香钿车。独立回风,东阑惆怅,莫是梨花。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