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空千月印,寺辟万松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郭(běi guō)的意思:北郭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比喻远离闹市的宁静之地。
禅悟(chán wù)的意思:指通过冥想、思考等方式,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获得启迪和领悟。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凤鸾(fèng luán)的意思:凤鸾是指凤凰和鸾鸟,形容美丽优雅的女子。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佛心(fó xīn)的意思:指人心善良,慈悲为怀,像佛陀一样具有宽容和仁慈的心态。
鸾音(luán yīn)的意思:指美妙动听的音乐声音或歌声。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崦嵫(yān zī)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形容山高而险峻。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玉槊(yù shuò)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能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破山寺的一次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庄严。首联“北郭崦嵫接,支筇访道林”以“北郭”、“崦嵫”(日落处)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支筇访道林”则暗示了作者带着对道的探寻之心而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虔诚的氛围。
颔联“潭空千月印,寺辟万松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远。潭水映照着千个月亮的倒影,既表现了水的清澈透明,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万松深”则描绘了寺院周围松树茂密的景象,象征着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
颈联“藓碣通禅悟,风幡见佛心”中,“藓碣”指的是长满青苔的石碑,这里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智慧的积累;“通禅悟”则表达了通过参禅领悟人生真谛的过程。“风幡”则是佛教中的法器之一,随风飘动的幡旗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启示,揭示了作者在自然与宗教的交融中获得心灵的触动与感悟。
尾联“悠然攒玉槊,天半凤鸾音”以“玉槊”比喻高洁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而“攒”字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些美好事物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天半凤鸾音”则借用了凤凰和鸾鸟的鸣叫,象征着神圣的声音或高尚的道德情操。整联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升华,仿佛与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产生了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在破山寺游历时的心灵之旅,以及对自然、宗教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
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
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
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
利器昧其时,或反授人柄。
及亲贤豪游,所尚志已定。
不厌朝市喧,不须山林静。
不为煦煦妍,不为严严冰。
遇物理自畅,区处剧操令。
仍类楚野竹,忽从孤根迸。
便成翠琅玕,久与风霜硬。
虽然达吾真,谁复究毕竟。
世间忘坦途,尽欲求密径。
哂我是迂疏,宜乎今蹭蹬。
蹭蹬诚可嗟,所偶亦已并。
晚逢二三友,喜饮恨多病。
道路何邅回,季秋越春孟。
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
接迹犹谓荣,况此声颜并。
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爱之不忍去,自旦还至暝。
在昔浊世贤,徒知清酒圣。
但用醉为娱,一老少不更。
稍思桃源人,翩尔乘渔艇。
寻花逐水往,岂念衰与盛。
歌讴非俗情,山响自答应。
以此谢君勤,微言期略听。
衮衮不足为,试共幽人评。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宋·梅尧臣】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利器昧其时,或反授人柄。及亲贤豪游,所尚志已定。不厌朝市喧,不须山林静。不为煦煦妍,不为严严冰。遇物理自畅,区处剧操令。仍类楚野竹,忽从孤根迸。便成翠琅玕,久与风霜硬。虽然达吾真,谁复究毕竟。世间忘坦途,尽欲求密径。哂我是迂疏,宜乎今蹭蹬。蹭蹬诚可嗟,所偶亦已并。晚逢二三友,喜饮恨多病。道路何邅回,季秋越春孟。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接迹犹谓荣,况此声颜并。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爱之不忍去,自旦还至暝。在昔浊世贤,徒知清酒圣。但用醉为娱,一老少不更。稍思桃源人,翩尔乘渔艇。寻花逐水往,岂念衰与盛。歌讴非俗情,山响自答应。以此谢君勤,微言期略听。衮衮不足为,试共幽人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67c714e430318531.html
次韵和宋中道再寄
鸿雁北来声甚悲,黄昏野雀相并枝。
是时静默月色淡,摵摵风草摇枯衰。
夜深扣门兵卒至,八行文字曾无奇。
书尾又看诗两纸,若逢饮食充渴饥。
骏马明珠未入用,千金美价思燕随。
无盐嫫母正逞貌,越客未可言西施。
子虽淹回年且壮,不比老丑令人嗤。
朝廷得贤盛朱紫,玉阶金闼步委蛇。
圣君纳谏无不听,吾徒迹远空行危。
况乃庭下闻咸池,报书此方君可喜,我心如此颇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