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汉门.光武》
《后汉门.光武》全文
唐 / 周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成败非儒孰可量,儒生何指指萧王。

萧王得众宽裕,吴汉归来帝业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败(chéng bài)的意思:成功和失败。

得众(de zhòng)的意思: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

帝业(dì yè)的意思:指帝王的事业或统治。形容帝王的权力和事业的伟大。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宽裕(kuān yù)的意思:指物质富足,生活舒适,没有经济困扰。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众能(zhòng néng)的意思:指集合了众多的能力或才华。

翻译
成功和失败,不是儒家学者能够衡量的,这里的儒生指的是谁呢?可能是指萧王。
萧王如果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并且宽容待人,就像吴汉归来那样,他的事业将会繁荣昌盛。
注释
儒:指儒家学者,古代知识分子。
萧王:历史上的人物,如西汉初年的刘邦(字季,后尊为高祖)或南朝梁的萧衍(字叔达,梁武帝)。
得众:获得民众支持。
宽裕:宽容大度,有包容之心。
吴汉:东汉开国功臣,以忠诚勇猛著称。
帝业:帝王的基业,指统治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的《后汉门·光武》,表达了对历史成败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的赞美。

"成败非儒孰可量" 这一句,意味着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不是简单可以衡量的,它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和判断。这里的“儒”指的是儒家学说,而“孰”则是一个疑问代词,用来询问谁能做到。

"儒生何指指萧王" 这句话中,“儒生”指的是接受儒家教育的人,他们在讨论历史时,总是指责萧王,即西汉末年著名的将领、政治家萧何。这里诗人质疑这些儒者为何总是批评萧王。

"萧王得众能宽裕" 这句话表明萧何虽然被后世儒生指责,但他在位时能够得到民心,表现出他的宽厚和能力。

"吴汉归来帝业昌" 这一句中,“吴汉”指的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他曾在江南(古称吴地)起兵,最终统一了国家。这里赞美他恢复了汉朝的帝业,使其重新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成败原因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的肯定态度。

作者介绍

周昙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猜你喜欢

除日言怀一首

大地已春转,今朝岁为除。

绿酒樽屡空,清霜镜何馀。

自隐吴宫前,十载芳萝居。

节抱齐鲁连,辞探楚三闾。

千金赋不买,当垆困相如。

囊无一文钱,徒诵万卷书。

萧条扬雄宅,颇有问字车。

昨解学士雁,今剖英王鱼。

四海雄豪人,投劄问草芦。

凤览不可缚,鸿情讵能羁。

九州一何隘,丈夫气安舒。

叹息成烟虹,浩荡横高虚。

时著白纶巾,远驾蓝田舆。

明月来青山,流辉特欢予。

手持七斗剑,身披紫霞裾。

人生不得意,去去渭川渔。

(0)

咏周井二君一首

广武周伯况,扶风井大春。

千金既挥尽,五经何纷纶。

天子能爱士,诸侯亦好宾。

不谒夷齐傲,偃蹇博士嗔。

北宫万钱出,信阳麦饭陈。

帛观汉嘉贤,车笑桀驾人。

二子知损益,视富不若贫。

隐闭乐吾志,著书以终身。

高节渑池上,清风郿水滨。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八十六任安

定祖儒流,世有赞言。披求迁传,感激仲连。

性情咸得,出去忧缠。清虚无染,圭组永捐。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二十九管大夫

假仁图霸,尊王斥戎。民受其赐,圣与其功。

治国长才,卓有令闻。四维之言,可以为训。

(0)

行六桥堤

万顷秋光一岸分,芰荷香里踏斜曛。

周遭矗矗群峰合,半是青山半是云。

(0)

送李海楼之襄阳歌

襄阳江水扬洪波,襄阳之山高嵯峨。

跨荆引蜀控南北,地重物蕃当险扼。

名邦作牧须俊贤,吾松李侯无与肩。

刑书三千浩云烟,侯也一一能精研。

况侯壮年才力富,心地炯炯涵秋露。

致身金紫非偶然,千里骅骝见高步。

小施大受理则优,恢恢眼底无全牛。

退食自公多暇豫,不妨吊古还寻幽。

卧龙冈上秋云冷,堕泪碑前芳草暝。

鹿门月色自古今,习池风光谁管领。

羊葛勋名传不诬,期侯将来名与俱。

若过习池就试问,还有高人庞孟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