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本 竹 治 宋 /张 继 先 有 兴 来 登 最 上 山 ,真 风 长 在 可 跻 攀 。世 间 浊 质 能 相 信 ,云 外 清 游 岂 肯 闲 。怪 石 欲 飞 明 落 落 ,惊 湍 直 下 响 潺 潺 。寻 常 众 目 应 难 见 ,云 拥 真 人 暗 往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风长(f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无法阻挡。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惊湍(jīng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引申为形势危急或事态紧张。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岂肯(qǐ kěn)的意思:岂肯表示“怎么肯”、“怎么愿意”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请求的不愿意或不愿意接受。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相信(xiāng xì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深信不疑。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有兴(yǒu xīng)的意思:有兴指有兴趣、有兴致、有意愿。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真风(zhēn fēng)的意思:真实的风。比喻真实、真诚的言行。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众目(zhòng mù)的意思:众多目光注视下,无法隐藏或逃避
浊质(zhuó zhì)的意思:指物体的质地浑浊不清,不纯净。
- 翻译
- 兴致勃勃时登上最高的山峰,清风永远在那里等待攀登。
在这世上混浊的环境中,谁能相信真正的清净?在云外的清闲游历,怎肯轻易停下。
奇特的石头仿佛要飞翔,明亮而清晰,急流直下,发出潺潺水声。
这样的景象平常人眼中难以察觉,只有云雾缭绕中,真人隐秘地往来穿梭。
- 注释
- 有兴:兴致。
最上山:最高山峰。
真风:清风。
长在:永远存在。
可跻攀:可以攀登。
世间:世上。
浊质:混浊环境。
能相信:能相信。
云外:云外。
清游:清闲游历。
岂肯闲:怎能轻易闲着。
怪石:奇特的石头。
欲飞:仿佛要飞翔。
明落落:明亮清晰。
惊湍:急流。
响潺潺:发出潺潺声。
寻常:平常。
众目:众人目光。
应难见:难以察觉。
云拥真人:云雾缭绕真人。
暗往还:隐秘往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寻访仙境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开篇“有兴来登最上山,真风长在可跻攀”两句,通过对高山的攀登,展现出诗人对于高洁之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不满足于平庸生活的精神状态。
“世间浊质能相信,云外清游岂肯闲”两句,则是对比世俗与仙境的鲜明对照。诗人认为尘世中的喧嚣繁杂难以信任,而高洁之处才是心灵的归宿,不会有闲适自得的时刻。
“怪石欲飞明落落,惊湍直下响潺潺”两句,通过对山石和流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澎湃。
最后,“寻常众目应难见,云拥真人暗往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寻常世间之人的不屑一顾,以及对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精神追求者的深情珍视。通过“云拥真人暗往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心灵伙伴的深切向往和回归。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芝田上人子虚二首
年长山僧五十秋,每携诗卷过吾楼。
老衰英妙心相似,灵隐亭前水不流。
读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时当雪天改为欲作雪
十月墐户入室处。
东作丰登未可期,南方瘴疠已堪御。
去年雪不及腊间,霜天桃杏敷红颜。
今年夏竟无冰卖,富屋钱谩堆如山。
秋来数郡融风烈,万舍烟灰千屋拆。
骄阳失性化为霖,鞭蛟笞龙精髓竭。
救火救水不少閒,民生下土何其难。
此时早降六花瑞,时寒休徵犹可还。
雁低楼外彤云起,万里北风开爽气。
雨声一变为霰声,霰效前驱雪踵至。
古称民以食为天,天欲饱民殊易然,但恐燮理无真贤。
果能燮理得真贤,岂不一白二白三。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六曰采菊
采采东篱亦易寻,悠然见处孰知心。
心曾目送飞鸿否,谁不能近叔夜琴。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四曰尘爵
杯空无酒非瓶耻,耻在虚罍敢怨嗟。
想见此翁不憔悴,天寒犹自有荣花。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五曰芳菊
人间红叶去无踪,膏沐谁为百草容。
霜杰同时谥贞秀,抗衡惟许老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