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其三》
《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其三》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问法应得髓,好奇那复忘疲。

此石未同瓦砾耆年直是儿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儿嬉(ér xī)的意思:形容孩子玩耍嬉戏的样子。

好奇(hào qí)的意思:对事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或探索。

耆年(qí nián)的意思:指年老但精神矍铄、才智非凡的人。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问法(wèn fǎ)的意思:询问的方式或方法。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翻译
提问的方式应该深入本质,对新奇事物怎能不忘记疲劳。
这石头不同于寻常碎石,年长之人对此也只是当作孩童的游戏。
注释
问法:提问的方法。
髓:本质,核心。
那:怎么。
复:再,又。
忘疲:忘记疲劳。
此石:这块石头。
同:相同。
瓦砾:碎石,废物。
耆年:年长的人。
直是:只是。
儿嬉:孩童的游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学问探求的深入和专注。"问法想应得髓",意指通过深入研究和提问,能够领悟到事物的精要和实质;"好奇那复忘疲",则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即使疲倦也难以抵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接着,诗人将眼前的石头与瓦砾相比较,强调这块石头的独特价值,暗示它并非寻常之物,"此石未同瓦砾",表达出对珍贵事物的赞赏。最后,"耆年直是儿嬉",以孩童玩耍的姿态形容老者对学问的热忱,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显示出诗人对学术追求的乐观态度。整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学问的敬重和追求。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