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诚难既沾偏易,清慨未纾忧后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万寿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云羃西山不见顶”,以云雾缭绕的西山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在云海中的朦胧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羃”字生动地表现了云雾的浓厚与覆盖之感,而“不见顶”则强调了山峰的高耸与云雾的密集,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次句“情知今夕更为霖”,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雨夜的预感。这里的“霖”字不仅指雨水的连续倾泻,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通过“情知”二字,诗人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巧妙结合,展现出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望诚难既沾偏易,清慨未纾忧后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前一句“望诚难既沾偏易”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考——“望诚”(期望的真诚)难以实现,而“沾偏”(偏爱或偏见)却容易发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个体命运之间矛盾的感慨。后一句“清慨未纾忧后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平,尽管他试图以清正慷慨的态度面对世界,但内心的忧愁似乎永远无法得到缓解,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万寿山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中台山
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
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
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
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
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
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
扶持赖门生,乃始登绝顶。
其居若平地,云生动成景。
山僧倒屣迎,汲泉为烹茗。
共谈出世法,坐对白月影。
朗观心地初,炉薰夜方永。
不待闻晨钟,冷然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