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愤·其三》
《书愤·其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

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

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德车(dé chē)的意思:指为人忠诚、品德高尚的朋友。

过重(guò zhòng)的意思:指超过一定限度的重量或负担。

见德(jiàn dé)的意思:指看到他人的德行或品德高尚。

景教(jǐng jiào)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牵牛(qiān niú)的意思:指引、带领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书愤(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社会上纷繁复杂、无尽的琐事,以及人们在面对宗教活动时的感慨与无奈。通过“袄庙火”和“德车旌”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仪式的重视与参与。同时,诗人也借由“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等细节,展现了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不公。

“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这两句更是直击核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强者为所欲为、弱者无力反抗的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的“出师名”不仅指军事行动的名义,更暗含了对权力背后动机的质疑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种种矛盾与不公,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唤。黄遵宪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的愤慨融入到对社会现象的广泛思考之中,展现出一位时代见证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句·其三

白发镊不尽,根在愁肠中。

(0)

苦热喜凉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

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

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

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

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0)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

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

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

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

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0)

偶作

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聪明伤混沌,烦恼污头陁。

簟冷秋生早,阶闲日上多。

近来门更静,无雀可张罗。

(0)

以诗代书寄户部杨侍郎劝买东邻王家宅

劝君买取东邻宅,与我衡门相并开。

云映嵩峰当户牖,月和伊水入池台。

林园亦要闻闲置,筋力应须及健回。

莫学因循白宾客,欲年六十始归来。

(0)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