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浮靡(fú mí)的意思:形容虚浮、轻佻、不实在。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高会(gāo huì)的意思:指高明的智慧和才干。
劫夺(jié duó)的意思:指用武力或欺骗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或权利。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靡俗(mí sú)的意思:不合时宜,不符合道德礼仪。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肉山(ròu shān)的意思:指人群拥挤、堆积如山,形容人多拥挤的景象。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释氏(shì shì)的意思:释氏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和弟子们。
相仍(xiāng réng)的意思:相互投射、互相反映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盂兰(yú lán)的意思:盂兰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祭奠祖先和亡灵。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台湾地区七月十五日举办盂兰盆会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
首联“楚人尚鬼习相仍,高会盂兰放佛灯”点明了台湾地区保留着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习俗,人们在盂兰会上点燃佛灯,以此来纪念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
颔联“释氏金莲三十里,石家银烛百千层”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放灯的壮观景象。三十里长的金莲花灯和百千层的银烛,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独醒难挽浮靡俗,空色浑疑清净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在繁华的放灯仪式中,独醒之人难以改变世俗的浮躁与奢靡,而佛教的清净之色似乎被混淆不清,暗示了社会道德与信仰之间的冲突。
尾联“最怪庄严成劫夺,肉山还有酒如渑”则揭示了庆典背后的矛盾。尽管放灯仪式庄严美丽,但其中也隐藏着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甚至可能引发劫夺之事。同时,肉山酒海的描述,反映了人们在庆祝活动中对美食美酒的贪恋,与佛教倡导的节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盂兰盆会放灯活动的描绘,既展现了台湾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信仰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张十三建封
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
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秦王拨乱姿,一剑总兵符。
汾晋为丰沛,暴隋竟涤除。
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
彭城英雄种,宜膺将相图。
尔惟外曾孙,倜傥汗血驹。
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
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
乃吾故人子,童丱聊居诸。
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
内外名家流,风神荡江湖。
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
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
主忧急盗贼,师老荒京都。
旧丘岂税驾,大厦倾宜扶。
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
虽当霰雪严,未觉栝柏枯。
高义在云台,嘶鸣望天衢。
羽人埽碧海,功业竟何如。
《别张十三建封》【唐·杜甫】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秦王拨乱姿,一剑总兵符。汾晋为丰沛,暴隋竟涤除。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彭城英雄种,宜膺将相图。尔惟外曾孙,倜傥汗血驹。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乃吾故人子,童丱聊居诸。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内外名家流,风神荡江湖。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主忧急盗贼,师老荒京都。旧丘岂税驾,大厦倾宜扶。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虽当霰雪严,未觉栝柏枯。高义在云台,嘶鸣望天衢。羽人埽碧海,功业竟何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367c66cf83e990499.html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