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岷州张宪副世亨》
《赠岷州张宪副世亨》全文
明 / 王云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法台坐镇千里,士饱民歌已六年。

水南分羌部落铁城西控汉山川

欲教夷俗全归夏,力挽文风不似边。

君去长安旧约,我归曾未卜春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法台(fǎ tái)的意思:指法度严明,治理有方,行事公正的台子。形容一个人才干出众,能够公正处事。

旧约(jiù yuē)的意思:指过时、不再适用的约束、规定或条款。

民歌(mín gē)的意思: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反映民众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歌曲。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全归(quán guī)的意思:全部归属于某一方,一概归还。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水南(shuǐ nán)的意思:指南方的水流,比喻事物顺利发展、兴旺繁荣。

台坐(tá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宝座上,担任高位。

铁城(tiě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不可摧毁的城池,比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未卜(wèi bǔ)的意思:未知,未来难以预测。

文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作品的风格或表达方式。

坐镇(zuò zhèn)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权威人物亲自驻扎于某地,以维持秩序或指挥全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云凤所作的《赠岷州张宪副世亨》。诗中描绘了岷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使命的肯定与期待。

首联“法台坐镇三千里,士饱民歌已六年”,以“法台”象征岷州的稳定与秩序,表明岷州在张宪副的治理下,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和平与繁荣。士气饱满,百姓欢歌,形象地展现了岷州的安定景象。

颔联“洮水南分羌部落,铁城西控汉山川”,通过洮水和铁城这两个具体的地理标志,描绘了岷州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民族部落的关系。洮水南流,羌族部落分布其间,铁城则西控汉地与山川,突出了岷州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

颈联“欲教夷俗全归夏,力挽文风不似边”,表达了诗人对张宪副的期望。他希望张宪副能够教导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文明,同时强调要保持文化的正统性,避免边疆地区特有的文化倾向影响到主流文化。

尾联“君去长安寻旧约,我归曾未卜春前”,表达了诗人对张宪副即将前往长安执行任务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期待张宪副能完成使命,回到岷州,而他自己则未能确定何时能返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岷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又寄托了对友人使命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王云凤
朝代:明

(1465—1517)明山西和顺人,字应韶,号虎谷。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下狱,降知州。后升陕西提学佥事,历副使、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与王琼、乔宇同科中进士,号称河东三凤。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六

溶溶曳曳山上云,潺潺湲湲山下水。

试问其间云水人,更于何处求诸己。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十六

身非尘聚,卓卓妙存。心非情缘,冥冥独尊。

其体也出诸障碍,其用也得大自在。

无去无来,非显非晦。应色应声,亡对亡待。

馒头胡饼观世音,还我当行家卖买。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九十九

饮乾巨海,推倒须弥,廓大灵通更是谁。

馨香秀林栴檀枝,哮吼出屈师子儿。

三千界现一弹指,八万门开双用眉。

知不知,为不为。

道满十处兮心超亿劫,影流万象兮气分二仪。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九六

若恁么,也难得,清光浩荡无瑕隙。

人言千里本同风,我道十方浑一色。

浑一色,须转侧。才转侧,透关隔。

透关隔,酬尔平生今脱白。

侬家龟鹤自成仙,昨夜龙门无宿客。

(0)

颂古一百则·其五十

切瑳琢磨,变态肴讹。

葛陂化龙之杖,陶家居蛰之梭。

同条生兮有数,同条死兮无多。

末后句,只这是,风舟载月浮秋水。

(0)

廓禅人干田求颂

廓虚田地绝蓁荆,望断玉壶冰鉴平。

素色依稀云拥耒,练光片段月分耕。

意为衲子延筇履,力丐檀那助饭羹。

将见金牛笑相唤,丛林气像不多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