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已沉鸾鸟,裘空典鹔鹴。
君有忘忧草,春来好寄将。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逼迫(bī pò)的意思:指被逼迫到绝境或困境时,不得不采取行动,迫于无奈而投身到某种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楚辞(chǔ cí)的意思: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楚国时期的诗歌作品。它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鸾鸟(luán niǎo)的意思: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恩爱和睦。
秦女(qín nǚ)的意思:指美丽动人的女子。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相怜(xiāng lián)的意思:相互怜悯、同情对方的困境或不幸。
有秋(yǒu qiū)的意思:指有收获,有所得到。
越礼(yuè lǐ)的意思:超过规定的礼节,越过界限
兹白(zī bái)的意思:指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的人们生活富裕、安逸。
忘忧草(wàng yōu cǎo)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忘记忧愁、烦恼的事物或方法。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张君篆(其四)》。诗中以“相怜兹白发”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与无奈。接着,“逼迫有秋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无情,如同秋霜般迅速而残酷地侵蚀着人的青春与活力。
“镜已沉鸾鸟,裘空典鹔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叹。镜子中的鸾鸟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如今却已沉没;裘衣上的鹔鹴,代表奢华与富贵,如今也已典当。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楚辞多越礼,秦女久无香。”这两句则借用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反思。楚辞中的“越礼”暗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而秦女“久无香”则可能暗喻了情感的淡漠或失去往日的激情。
最后,“君有忘忧草,春来好寄将。”诗人向友人张君篆提出了一个希望,即在未来的春天,能够得到一种能让人忘记忧愁的草药。这既是对友情的期待,也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寄托,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乐观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谊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旷朗霞映竹,澄明山满池。
葺桥双鹤赴,收果众猿随。
韶乐方今奏,云林徒蔽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