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周衍长官知辽州》
《送周衍长官知辽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二月辽阳去,辽阳草未生。

春风胡沙,捲起黄云平。

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

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uyǎnchángguānzhīliáo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èryuèliáoyángliáoyángcǎowèishēng

chūnfēngchuīshājuànhuángyúnpíng

réngēngnòuwǎnzhǒngshǔshíchéng

sāihánqiěbáobǎiq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役(bǎi yì)的意思:指百种工作或职务,也泛指各种各样的工作。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耕耨(gēng nòu)的意思:辛勤耕种,努力劳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土人(tǔ rén)的意思:指没有见识、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素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周衍长官知辽州》,描绘了辽阳早春时节的景象和边塞生活的艰辛。首句“二月辽阳去”,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辽阳在冬季尚未完全苏醒,草木尚在萌芽。“春风吹胡沙”形象地展示了边地风大沙多的特点,黄云被卷起,显出环境的荒凉。“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表达了对当地农事的关切,由于气候寒冷,耕作时间推迟,诗人担忧作物的生长进度。“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则揭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人们承受着多重劳役,但因条件恶劣,应适当减轻他们的负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现了辽州早春的自然风貌,又流露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边地民生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破寺

山径行踪少,缘知野寺荒。

树根撑古砌,藤蔓络危墙。

尘袭经台暗,风飘佛幕凉。

老僧披破衲,扪虱倚斜阳。

(0)

闲居杂咏五首·其四

渐觉秋光冉冉来,杖藜随意立苍苔。

鹰盘旷野碧天净,鱼跃深波白浪开。

家有余粮留饲鹤,园无隙地亦栽梅。

京华旅况知何似,春草池塘梦几回。

(0)

田舍感怀四首·其二

少年学千禄,吾衰苦多虞。

幸逃旷官责,得返故园居。

橐中无私金,架上多古书。

俯仰两无愧,送老南山隅。

(0)

方竹

一色琅玕碧,森然种独殊。

孤生太圭角,直节本廉隅。

污辱宁难免,规圆洵可吁。

此君君子德,莫叹不觚觚。

(0)

分鉴曲

一片虚明成两鉴,曲因山浸作崖垠。

恰如月印千江里,谁识其间分不分。

(0)

元正二日紫光阁赐蒙古王公及回部宴即席得句

元正才过绮筵排,节赐先期为值斋。

遂试冰嬉千队出,旋歌露湛八音谐。

旧藩已似世臣荩,新部胥娴国礼佳。

紫阁犹然战图绘,旌功益切奠遐怀。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