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 注释
- 三茔:三座坟墓。
相望:相互遥望。
一牛鸣:一声牛叫。
来扫:前来扫墓。
新松:新栽的松树。
百感生:各种感触油然而生。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贤德闻名。
旋封丘:急忙前往封丘(地名)。
哭墓:在墓前哭泣。
谬谓:错误地认为。
圣忘情:圣人般无情感。
- 翻译
- 三座坟墓相互遥望,只听见一声牛鸣,前来扫墓时心中涌起种种感慨。
季札匆匆来到封丘墓地哭泣,后人误以为他是圣人,情感淡漠不为所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石塘感旧十绝(其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石塘之上,面对着一片荒凉的景象,耳边传来的是牛鸣声和新扫过松枝的清香,却引发了诗人无限的忧伤与感慨。
"三茔相望一牛鸣"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三茅(茔)意指荒废的田野,而“一牛鸣”则是这宁静景象中唯一的声音。牛鸣声往往被用来形容寂静与孤独,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个细节,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凄凉感。
"来扫新松百感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新扫过的松枝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但这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愉悦的情绪,反而是“百感生”,即无数的情感在心中涌动。这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眼前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季札旋封丘哭墓"一句,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季札,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因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子产夺取政权而深感内疚,后来甚至在自己的封地上筑冢以示自责。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过往责任的反省。
"晋人谬谓圣忘情"则是对季札故事的一种解读。晋人,即后人的评论,认为季札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情感的圣人境界。然而诗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而是认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完全忘记过往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过去的追念,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巳日与客游张园
簿书有馀閒,春日亦已永。
况逢佳节休,朱墨得暂屏。
名园跨江郊,危槛俯千顷。
平芜雨初匀,弱柳风自整。
芳寻寄萧散,意适忘醉醒。
持觞挹花色,散策步林影。
虽无歌舞妍,所爱亭馆静。
佳辰天气清,泉水助幽冷。
缅怀山阴会,脩竹带崇岭。
应知佳客临,怀抱均一骋。
君看结绮地,茨棘翳眢井。
当时擘笺人,正复对此景。
江山几兴废,岁月侵老境。
但愿中圣贤,畴能计钟鼎。
和梅边汪提干
我梦稽山阴,茂林映修竹。
鉴湖八百里,眼看不盈掬。
管领天下清,此乐梅边独。
几欲驱车去,云根夜同宿。
山空秋月明,安期未可卜。
蓬莱水清浅,褰裳同往复。
径谒蔡少霞,不待青童覆。
共草新宫铭,调高语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