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斑竹怨》
《斑竹怨》全文
明 / 李淑媛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

有泪寄湘竹至今竹斑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

馀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妃(èr fēi)的意思:指两个妃子,常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相互支持。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九疑(jiǔ yí)的意思:形容人对事情疑虑重重,心中忧虑不安。

南奔(nán bēn)的意思:指南方奔走,逃亡。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竹斑(zhú bān)的意思:竹子上的斑纹,比喻人的品格或才能出众。

鉴赏

这首诗《斑竹怨》是明代女诗人李淑媛所作,通过描绘湘妃追悼帝君、泪水化为斑竹的凄美故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哀愁。

首句“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间”,开篇即点出湘妃追悼帝君的悲情故事,她们南行至湘水边,表达了对亡夫的深切怀念。接着,“有泪寄湘竹,至今湘竹斑”一句,将湘妃的眼泪寄托于湘竹之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眼泪化作了斑驳的痕迹,至今仍可见斑竹上的斑痕,象征着湘妃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云深九疑庙,日落苍梧山”描绘了湘妃追悼之地的壮丽景色,九疑庙被云雾环绕,苍梧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沉寂,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哀伤的氛围。最后,“馀恨在江水,滔滔去不还”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湘妃的遗憾与悲伤如同滔滔江水,永不停息,无法返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感慨和对永恒情感的赞美。

整首诗以湘妃的故事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历史的哀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李淑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月色不可扫·其二

皓色一轮满,吟看独倚楼。

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

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

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

(0)

吊青冢

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

雪连沙外白,春带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

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

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

(0)

秋日凤凰台即事

三山远落穷江尾,一水横过接石头。

兰棹几双船细细,芦场无数屋浮浮。

断云归去商量雨,黄叶飞来问讯秋。

总为登临能作兴,若为陈迹替人愁。

(0)

溪干喜晴

阴云西捲去徐徐,照眼晴空意豁如。

何处飞来双白鹭,浅溪逆上小红鱼。

经风忍见折残柳,饱雨欣闻暴长蔬。

新月宜人须痛饮,南来况已得儿书。

(0)

有警示训·其二

种种心生种种危,急须毒手下钳槌。

要令独坐空斋里,打出人间万弩围。

(0)

送刘元思倅三山

碧玉峰前诏趣回,雅知金耀要清才。

彯缨即盍班行去,岸帻还因便养来。

丽句时应梦池草,安书日可到庭槐。

府公况是深知己,引领同看禁苑梅。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