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慈 仁 寺 竹 院 唐 /韩 翃 千 峰 对 古 寺 ,何 异 到 西 林 。幽 磬 蝉 声 下 ,闲 窗 竹 翠 阴 。诗 人 谢 客 兴 ,法 侣 远 公 心 。寂 寂 炉 烟 里 ,香 花 欲 暮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侣(fǎ lǚ)的意思:法侣是指夫妻之间互相敬重、相互关怀、互相帮助的伴侣关系。
公心(gōng xīn)的意思:公心指的是公正的心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态度。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客兴(kè xīng)的意思:待客、招待客人。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香花(xiāng huā)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人物。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 注释
- 千峰:众多山峰。
古寺:古老的寺庙。
西林:一个地名,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寺庙。
幽罄:深沉的罄声(罄:寺庙中敲击的器物)。
蝉声:蝉鸣声。
闲窗:空闲的窗户。
竹翠阴:翠绿的竹子形成的阴凉。
谢客兴:拒绝客人的兴致。
法侣:僧侣或法师们。
远公心:像远公那样的心境(远公:东晋高僧慧远)。
寂寂:寂静无声。
炉烟:炉火的烟雾。
香花:焚烧的香料。
欲暮深:傍晚时分,气氛更显深沉。
- 翻译
- 千座山峰环绕着古老的寺庙,这和去往西林有何不同。
蝉鸣从幽静的罄声中落下,闲适的窗户映衬着翠绿的竹影。
诗人谢绝了客人的邀请,法师们怀着像远公一样的心境。
在寂静的炉烟中,傍晚的香花显得更加深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情谊和心灵的交流。开篇“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场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下来的“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描绘了一种安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蝉鸣在幽深的谷地回响,而闲窗之外是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片清净之境。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两句,则转向了人物情感的交流。诗人可能是在感激僧侣的款待与精神上的共鸣,而“远公心”则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高尚情操。
最后,“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两句,以微弱的炉烟和即将落幕的香花,勾勒出一幅晚照中的静谧图景。这里的“寂寂”二字,更添了一份淡远与空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充满禅意和哲思的空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