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翠微宫》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故 翠 微 宫 唐 /骊 山 游 人 翠 微 寺 本 翠 微 宫 ,楼 阁 亭 台 几 十 重 。天 子 不 来 僧 又 去 ,樵 夫 时 倒 一 株 松 。
- 注释
- 翠微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原为皇家宫殿。
翠微宫:与翠微寺同址的前身为皇宫的建筑。
楼阁亭台:指寺庙内各种高大的建筑和景观设施。
几十重:形容层次非常多。
天子:指皇帝。
不来:表示皇帝不再访问此地。
僧又去:僧人也跟着离开。
樵夫:砍柴的人。
时倒一株松:时常会砍倒一棵松树,暗示场所的荒凉。
- 翻译
- 翠微寺原本是翠微宫,楼阁亭台重重叠叠几十层。
皇帝不来了僧人也离去,樵夫时常砍倒一棵松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凄清的意境,通过对翠微寺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光流转与历史沧桑的感慨。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这两句诗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又荒废的背景,翠微寺原本是皇家宫殿,拥有层叠的楼阁和众多的亭台,但现在却已成为僧人的居所。这种由盛转衰的对比,映射出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情景:皇帝不再光临此地,连寺中的僧侣也不在,剩下的是偶尔经过的樵夫,他们无意间倒下了一棵松树。这里的“天子”指代皇权的象征,其不再到来意味着朝廷的弃之不顾;而“僧又去”则是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消逝;“樵夫时倒一株松”则是对现实荒凉场景的刻画,松树的倒下象征着自然界在时间流转中的变迁,同时也强化了诗中凄清与寂寞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翠微寺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以及对周遭环境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荣耀消逝的感伤,以及对时间无情流转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剑浦王丞
二松虽在眼,三径每兴思。
到官未数月,归袖西风披。
雅志不可屈,凌晨骑难追。
视彼嗜进者,宁能无忸怩。
月湖老居士,勇退世所知。
年未至谢事,一疏摅天墀。
卧家不肯出,八年山水嬉。
秀句满泉石,无因寄目窥。
见为我致谢,吾今鬓成丝。
试郡了无术,空餐愧鳏嫠。
行矣还山林,逢人频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