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叔京挽章二首·其二》
《何叔京挽章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吕祖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倚天直干到地旁枝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地(dào dì)的意思:到底;彻底;完全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涧壑(jiàn hè)的意思:形容山谷或峡谷的深远险峻。

旁枝(páng zhī)的意思:指与主要事物无关的次要事物、无关紧要的事物。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直干(zhí gàn)的意思:直接去做,不经过中间环节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注释
倾盖:初次相见。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涧壑姿:山谷溪流般的姿态。
倚天:倚靠天空,形容高大。
直干:笔直的树干。
绝旁枝:没有旁枝,象征正直无邪。
亹亹:勤勉不懈的样子。
何许:在哪里,指踪迹。
悠悠:长久,深远。
寒碑:风雨中的冷峻石碑。
深期:深深的期待。
翻译
在黄亭的夜晚,我们初次相逢,他展现出山谷溪流般的自在风姿。
他像倚天长剑般笔直,没有旁枝侧节,坚定无比。
如今他的踪迹何处?只有我独自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风雨中的古老石碑见证了岁月,期待着千年的重逢与期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夜景,通过对黄亭、涧壑之美的抒情和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黄亭在夜色中的宁静美景,以及山涧之间清幽绝俗的风光。"倾盖"形容黄亭的屋顶仿佛要滑下,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感觉;"翛然"一词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赏。

"倚天唯直干,到地绝旁枝。"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树木的形态,它们或挺立于天际,或深扎至大地,而不与周围的枝叶相连,展示了一种超脱俗世、独立自在的生存状态。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这两句中,"亹亹"形容心境之闲适,而"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淡然态度。整体上,这几句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生活哲学。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 最后两句,"寒碑"可能是指古老的石碑,而"卧风雨"则形容诗人在这块冷清的碑前沉思时,感受到历史的风霜和时间的洗礼。"千载有深期"表达了对未来长远承诺或期待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我怡悦的情怀,以及对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吕祖谦

吕祖谦
朝代:宋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
猜你喜欢

次韵萧德起见寄

漫求三釜禄,浪走十年尘。

白发不饶我,虚名能中人。

溪山閒始见,鱼鸟静相亲。

共对一庭月,谁非吾近邻。

(0)

次韵赵表之郊行

看取吴霜点鬓新,利名场里合抽身。

去从宦路谋多拙,归伴田夫味最真。

落木正饶窗外月,小梅犹靳腊前春。

他时更有郊行句,远寄臞溪独卧人。

(0)

题康侍郎所居二首·其一一径堂

閒居正怕门庭杂,学道仍嫌歧路多。

仲蔚当时开一径,问渠初意果如何。

(0)

罢金华留别双青

手植双青十八年,墙头一见一凄然。

饱尝霜露休相忆,我欲归耕瘴海边。

(0)

浯溪·其一

灵武储皇识事端,解将权术济艰难。

当时若徇区区节,宗社何由获再安。

(0)

夷狄之孝十首·其七扶桑国

不食至七日,能将礼自居。

既然严像设,亦复奠朝晡。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