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侬(ā nóng)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温和、和蔼可亲。
半世(bàn shì)的意思:指一生的一半时间,表示时间的长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分手(fēn shǒu)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结束或解散。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寒宫(hán gōng)的意思:指贫寒的宫殿,比喻生活贫困、环境恶劣的地方。
记当(jì dāng)的意思:指记住、牢记当下的事情。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落索(luò suǒ)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精神、活力等。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飘萧(p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吹树叶落下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寒冷的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重问(zhòng wèn)的意思: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广寒宫(guǎng 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宫,也用来形容非常幽静、清净的地方。
- 鉴赏
这首《拜星月慢》由清代诗人潘西凤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与好友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月正当头”,开篇即点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人逢知己”,表达了在这样的美好时刻,能够与知心好友相会的喜悦之情。“那似今朝俱有”,强调了此刻的难得与珍贵,将情感推向高潮。
接下来,“岂不谈情,却拖人搔首”两句,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交谈时的微妙互动,既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又增添了生活化的趣味。回忆起往日的“是柳和花月夜”,与眼前的“分手”形成对比,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离别的感慨。
“重问清虚,去广寒宫走”,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似乎在想象着与月亮共舞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随后,“且挥杯、且酹姮娥酒”,通过饮酒祭月的仪式,进一步深化了中秋佳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这时节、说也难为口”,点出了言语难以表达内心复杂情感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深度和细腻,让人感同身受。接着,“半世落索飘萧,苦掣书生肘”,诗人自述半生漂泊,生活艰辛,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
“事无成、徒令言之丑”,表达了对过往努力未能取得成就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最后,“凄凉杀、天也凄凉瘦”,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君不见、月到明朝,要团圆非旧”,结尾处,诗人以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寓意人生聚散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着新的团圆。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春病归
朝朝风景添,吾病亦开帘。
洗药花前晒,传方壁上黏。
力微还省语,身老更看髯。
昨日林僧至,茶杯始一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