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痴迷(chī mí)的意思:
[释义]
(形)形容沉迷的神情。
[构成]
并列式:痴+迷
[例句]
看他那痴迷的样子。(作定语)愁绪(chóu xù)的意思:指忧愁的心情和思绪。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记当(jì dāng)的意思:指记住、牢记当下的事情。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金茎(jīn jīng)的意思:指男子的生殖器官,也用于比喻强壮有力。
兰炷(lán zhù)的意思:比喻善良纯洁的心灵,也指品德高尚的人。
泪零(lèi líng)的意思:泪水流尽,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罗绮(luó qǐ)的意思:形容华丽、绚丽的服饰或景象。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囊空(náng kōng)的意思:指囊中空空,没有任何东西。比喻一无所有,一文不值。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偏要(piān yào)的意思:指固执地坚持己见,不听劝告或顺从他人的意见。
琼筵(qióng yán)的意思:指盛宴、盛宴的酒席。
求仙(qiú xiān)的意思:指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仙境的愿望。
认作(rèn zuò)的意思:指把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别人或其他事物来对待,错误地判断或认定。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铜仙(tóng xiān)的意思:指善于骑马的人。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金茎露(jīn jīng lù)的意思:指黄金般的稻茎上结的露水,形容稻谷丰收的景象。
滴粉搓酥(dī fěn cuō sū)的意思:形容手法或技艺极为纯熟,动作轻柔细致。
- 鉴赏
这首《绮罗香·花露水》由清代词人沈鹊应所作,描绘了花露水的独特魅力与引发的情感波动。词中以“红袖香风”开篇,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琼筵佳气,都异麝尘兰炷”,将花露水与名贵香料相提并论,强调其香气之独特与珍贵。
“吹馥欺花,偏要氤氲如许”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花露水散发的香气如何超越花朵本身,弥漫在空气中,如同云雾般缭绕。接下来,“喷罗绮、珍重堪嗤,惹蝶蜂、痴迷无数”,进一步展现了花露水对视觉和嗅觉的双重诱惑力,不仅吸引着蝴蝶蜜蜂,也让人对其产生深深的迷恋。
“甚扬州、十里繁华,美人认作金茎露”,通过对比扬州的繁华景象,将花露水的美丽与价值与之相提并论,暗示其如同珍贵的露珠一般,令人向往。随后,“铜仙愁绪万缕,羞见琉璃满贮,泪零如雨”,借古代铜仙的形象,表达了对花露水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之情,也有因无法触及而产生的遗憾与忧愁。
“臭味差池,总觉恼人无语”,则指出尽管花露水香气迷人,但其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之处,也可能引起人的不适或反感。最后,“记当时、滴粉搓酥,从此便、不须相妒。叹而今、柏上囊空,误求仙汉武”,通过回忆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虚幻事物的反思。
整首词通过对花露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夕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金冠玉帔照灵河,不见此身闻此语。
何如当日两神仙,空中一别五千年。
五龙驾车各异色,万里乘云来九天。
麻姑女子十八九,青丝作髻爪为手。
擗麟荐酒进行厨,撒米成沙只回肘。
为言东海将扬尘,蓬莱水浅无升斗。
蔡经得道心尚凡,背痒自速方平鞭。
上界真仙足官府,牛女之说真茫然。
綵楼对月谁家倩,更就天孙乞针线。
何不苦学麻姑仙,养取红颜如玉烂。
次韵强使君见寄
梦泽南州听晓鸡,老饕于此寄朱麾。
春湖鱼上先分玉,暗谷茶生看展旗。
酒甲江西聊可醉,山横楚尾恨无诗。
年丰讼少知何事,时有光阴到楚词。
沈季卿出元具茨王相山诗卷相示两翁虽存没异途而均为不偶读之良增慨叹为题轴尾
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脩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人似浮云忽吹散,老夫虽健鬓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