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
晴山开殿响,秋水捲帘寒。
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诵经后的宁静氛围和自然景象。开篇“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即刻画出一幅僧人诵经后闲坐的平和场景,通过对僧衣破旧的细节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情怀。
接下来的“钟韵花犹敛,楼阴月向残”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种幽静与孤寂。古代寺庙常有钟声,诗人通过钟声的回荡来增添夜晚的宁静感;而“花犹敛”和“月向残”则营造了一种时间即将流逝的感觉,给人以深邃的思索空间。
中间两句“晴山开殿响,秋水捲帘寒”,从自然景观切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晴朗的山色与清冷的水声,勾勒出一个既壮丽又萧瑟的画面。这里的“殿”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建筑,它在晴朗天气下的回响,与秋季的清晨水边捲起的帘幕相映衬,展现了秋日的肃杀与静谧。
最后两句“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在此刻产生了对远行僧侣的惆怅,不仅是因为其孤独的船只渐行渐远,更因其所乘之舟正要面临连绵不断的险滩,这些自然障碍似乎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世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离别以及人生道路上种种困难的深切感慨。
粉闼仙郎鬓未秋,懿文精力允佥求。
新荣亳忌祠神馆,更按乔卿露冕州。
楚匦贡茅纷骑置,蜀艘移粟蔽江流。
富人缓役承平士,肯学研桑苦运筹。
绿绨珍检九天来,绶笥腾装拂簿埃。
铃阁饯歌鹍瑟怨,璧田仙里驷门开。
厨书久汗南山竹,征袂浓薰北使梅。
岁晚林光催奉计,五云城阙倚瑶魁。
东别群舒国,西踰二剑天。
才高邺都檄,政伫武城弦。
莋马征蹄苦,岩鸡瑞羽鲜。
离愁知远近,万里到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