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身(bǎi shē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物体承担了多种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苌宏(cháng hó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和抱负高远,追求卓越,不满足于现状。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锦城(jǐn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市美丽繁华,景色壮丽。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狼烟(lá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中敌人发出的烟火信号,也泛指战争的迹象或开始。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帅阃(shuài kǔn)的意思:形容人的相貌英俊潇洒,仪态端庄。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百身莫赎(bǎi shēn mò shú)的意思:指犯下重罪后,无论如何赎罪也无法挽回百姓对其的厌恶和愤怒之情。
- 注释
- 狼烟:战争中的烽火,象征战事。
帅阃:帅府,古代军事指挥机构。
谋疏:周密的计划。
可怜:值得同情。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此处可能象征英勇无畏的人物。
元归:本应归来,但未能如愿。
恨:遗憾,怨恨。
苌宏:楚国大夫,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百身:极言数量多,此处形容代价极大。
赎:赎回。
三酹:三次祭奠,表示深深的哀悼。
万愆:无数的罪过。
遗事:过去的事情。
人不记:人们已经遗忘。
纲常:社会伦理道德。
西川: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 翻译
- 烽火再次在锦绣之城边燃起,帅府的策略虽然周密却也令人怜惜。
先轸当年的遗憾应该深重,苌弘的热血化作碧玉难道没有冤屈。
即使付出百条生命也无法赎回这过错,一死却承担了无数罪责。
过去的往事如今已无人记得,但纲常伦理幸好还在西川得以坚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埙的作品,名为《挽四川制帅陈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深感时局动荡与民族苦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冤屈的哀叹。
"狼烟又起锦城边" 一句,通过“狼烟”即战乱的烽火来描绘战争频发,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帅阃谋疏亦可怜"则表达了对军事防御薄弱、将领策略失当的叹息。
接下来的两句"先轸元归应有恨,苌宏血化岂无冤"中,“先轸”指的是历史上的英勇人物,他们归去后仍留有遗憾;“苌宏”可能是对某位英雄的称呼,而“血化”则表达了他们为国捐躯、流血牺牲的情形,"岂无冤"则是在质疑这些英烈是否被世人所忘。
"百身莫赎谁三酹,一死真成盖万愆"中,“百身”指的是即使有千百个生命也无法换取的代价;“谁三酹”可能是对某位英雄之死的感叹,表达了无限哀伤和敬仰。"一死真成盖万愆"则强调了一次生命的牺牲就如同盖在历史上的巨大错误。
最后两句"遗事如今人不记,纲常犹幸立西川"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业绩和历史事件已经被人们所淡忘的感慨。"纲常犹幸立西川"则意味着尽管时代变迁,但某些正义之举或道德准绳仍在,尤其是在四川一带。
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不朽的怀念,对历史苦难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尚存正义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刘埙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民族命运和个人理想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沈翔
江上西风一棹归,故人此别会应稀。
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谩有才华嗟未达,闲寻鸥鸟暂忘机。
临岐不用空惆怅,未必新丰老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