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仁 义 驿 中 宋 /毛 滂 骑 驴 何 似 贾 司 仓 ,行 李 唯 余 古 锦 囊 。秋 后 恰 容 鹰 脱 架 ,春 来 会 有 燕 投 梁 。清 时 无 用 材 虽 拙 ,白 日 能 閒 策 亦 长 。惭 愧 平 生 负 三 尺 ,一 成 泉 石 欲 膏 肓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古锦(gǔ jǐn)的意思:指古代制作精美的锦织品,比喻古时的美好事物或文化遗产。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锦囊(jǐn náng)的意思:锦囊是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或信息的袋子,比喻储藏着宝贵的东西或有用的计策。
来会(lái hu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得当,符合礼仪规范。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司仓(sī cāng)的意思:司仓指的是管理仓库的官员,也泛指管理财物的人。在成语中,司仓常用来比喻负责管理和保管财物的人。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一成(yī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只有一部分成就或进展,表示事物不完整或不完善。
古锦囊(gǔ jǐn náng)的意思:指古代妇女常用的一种小袋子,用来装饰衣物或存放物品。比喻记忆中珍贵的经验或智慧。
- 翻译
- 骑着驴子哪里比得上贾司仓,行装只剩下一个古老的锦囊。
秋天过后恰好能让鹰离开笼架,春天来临必定有燕子飞投屋檐。
在太平盛世,即使才能平庸也没关系,白天闲暇策杖游赏也足够漫长。
一生愧对这三尺之躯,一心向往隐居山林,对尘世已病入膏肓。
- 注释
- 骑驴:骑着驴子。
贾司仓: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代悠闲的生活方式。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馀:剩下。
古锦囊:古老的锦制袋子,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记忆或珍贵的收藏。
秋后:秋季之后。
鹰脱架:比喻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春来:春天来临。
燕投梁:燕子筑巢,象征安居乐业。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长:长久,漫长。
惭愧:感到羞愧。
负:辜负。
三尺:古人以三尺为人的身高,这里指代自己的生命。
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引申为厌倦尘世。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古驿站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将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哲理。"骑驴何似贾司仓"一句,以质朴的驴象征平常无奇,却又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如古人贾谊所言,普通百姓的生活亦是国家之根本。
"行李唯馀古锦囊"则表明诗人行囊中的珍贵物品不过是一些旧锦囊,暗示了诗人的清贫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接着两句"秋后恰容鹰脱架,春来会有燕投梁"以自然界的景象,鹰鸟在秋后轻松地从架上飞出,燕子在春天回到屋梁上做窠,写出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向往。
"清时无用材虽拙,白日能閒策亦长"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力平平,却仍然能够在闲暇时光中思考和谋划长远之计。最后两句"惭愧平生负三尺,一成泉石欲膏肓"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未能展现才华的遗憾,以及希望自己的文字作品能像美丽的泉水和坚硬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
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
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
骞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