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长在,视安期之迹若飞尘。
猗硕人之寿兮,寿若白云。
《陟东门(其二)》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通过“陟东门,望望白云”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借白云和安期仙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诗中“安期一去,今几千春”,感叹岁月流逝,仙人已逝,而“白云长在,视安期之迹若飞尘”则以白云常存比喻仙人的踪迹虽渺小如尘,却永存于世。最后,“猗硕人之寿兮,寿若白云”一句,将对长寿的赞美与白云相提并论,寓意着对生命长久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一树红花映绿波,晴明骑马好经过。
今朝几许风吹落,闻道萧郎最惜多。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