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山飞翠》
《华山飞翠》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何处青天外,穹然起一丘

山名疑属我,诗景尽归楼。

九夏云长润,千岩翠欲流。

野夫好游走,衰病罗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好游(hǎo yóu)的意思:指人生活悠闲、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九夏(jiǔ xià)的意思:九夏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九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和急迫。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诗景(shī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优美的诗意景象。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野夫(yě fū)的意思:指没有正当职业或事业的人,也可形容生活方式粗野、没有修养的人。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游走(yóu zǒu)的意思:指在不同地方间频繁移动,没有固定的居所或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华山秀美的自然景色,诗人陈献章以独特的视角将其捕捉并融入诗中。首句“何处青天外”引导读者想象华山之巅与青天相接的壮观景象,暗示了山势的高峻。次句“穹然起一丘”则形象地刻画出山峰的雄浑和突兀。

“山名疑属我”表达出诗人对华山的亲切感,仿佛山的名字也因其个人情感而显得与众不同。接着,“诗景尽归楼”进一步强调了这座山对于诗人创作灵感的重要性,似乎所有的美景都被收纳在诗人的楼阁之中。

“九夏云长润”描绘了夏季云雾缭绕的山间气象,清凉湿润,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而“千岩翠欲流”则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山岩间的绿色仿佛在流淌,生动展现了华山的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野夫好游走,衰病只罗浮”,诗人自谦为“野夫”,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仍向往华山的美景,希望能如年轻人般游历其中。然而,由于身体状况,只能在心中神游于罗浮山(可能是诗人所在地或虚构之地),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华山的向往和遗憾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之美,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九日登马谷山

登高此日亦奇哉,野色潇然渤海隈。

独喜寒花开绝顶,宁须戏马向层台。

浮云万里天难问,落木三秋雁正来。

何事牛山不痛饮,沾衣徒使后人哀。

(0)

飞燕

年年来去为谁忙,偏恋晴春引兴长。

杨柳池塘窥日暖,杏花门巷落泥香。

孤飞带雨寻华屋,双翼随风过粉墙。

王谢旧游云海阔,秋深离恨转凄凉。

(0)

山居即事

傍壑敞茅堂,寥寥引兴长。

石崖蜂酿蜜,云碓水舂粮。

烟鸟窥人语,潭花伺午香。

柴门客稀到,岩径薜萝荒。

(0)

光霁堂·其二

我公黔宁嗣,世济忠孝美。

容光照隙罅,于焉烛斯理。

怅望珠履荣,老客思未已。

何当驾长风,一溯秋万里。

(0)

题思亲图

亲恩犹昊天,欲报嗟罔极。

菽水宜届期,庶以供子职。

胡为簪缨縻,一别千里隔。

音问旷星霜,定省隳朝夕。

虽怀翩鵻念,驰驱竟何益。

几回陟高冈,引睇楚山碧。

亲容不及睹,空见孤云白。

誓欲远从之,恨无冲霄翼。

矧兹王事劳,鞅掌不遑息。

君亲致匪殊,忠孝道本一。

不见狄怀英,声名独辉赫。

愿言企前修,千载扬休绩。

(0)

送人还庐陵

养素遁丘壑,云松见高情。

兴来发长咏,琅琅金石声。

十年湖海上,久闻谪仙名。

翘迹不可见,怀人阻遐征。

昨闻观光来,曳裾金陵城。

馆阁多故交,衣䙬有诸生。

矧兹粉署郎,禄养时所荣。

凌云未遂愿,胡乃遽言行。

盘洲多奇胜,山水秀以明。

三径别来久,松筠晚青青。

登临多暇时,足以娱暮龄。

祖席阻同宴,赠言愧瑶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