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缠头(chán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不清。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地金(dì jīn)的意思:指地下埋藏的金子,比喻隐藏在地下的财富或宝藏。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借如(jiè rú)的意思:以某种事物的特点或形象来比喻另一种事物。
同赏(tóng shǎng)的意思:共同欣赏,共同赏识。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缠头锦(chán tóu jǐn)的意思:形容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景象。
如椽笔(rú chuán bǐ)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技艺高超,字迹或画线如同椽子一样粗大。
- 注释
- 趁:趁着。
清霜:初冬的白霜。
未染:尚未染上绿色。
林:树林。
小山:比喻深藏的桂花。
桂丛:桂花树丛。
深:繁密。
缠头锦:赠送的精美丝织品。
布地金:比喻飘落的桂花像金子一样。
兰桨:装饰有兰花的船桨。
溯流:逆流而上。
歌客:唱歌的客人。
棹:船桨。
麝材:麝香。
匀捣:均匀研磨。
香砧:捣香料的砧板。
戈挥:舞动武器。
如椽笔:大笔。
湖边:湖畔。
日易沉:太阳容易落下。
- 翻译
- 趁着清霜还未染绿树林,我们一起去欣赏深藏的桂花丛。
已经醉了的人还赠送着锦缎,不要等到风吹落满地黄金才后悔。
划着兰花装饰的船桨,歌者唱着歌摇动船桨,麝香研磨均匀交付给香砧。
拿起武器就像握住大笔,我坚信湖边的日光不会轻易沉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两句,表达了作者急于在秋霜未降之前,与友人一同前往小山去欣赏那茂密的桂树之美。这里的“趁”字用得非常好,既表现了季节的紧迫感,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急切。
接着“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两句,则是写诗人饮酒至醉后,将锦帕围绕在头,而不要等到秋风来临才去采撷那金黄色的桂花。这里的“巳”字疑问之意,与下文相呼应,生动传神。
再看“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两句,诗人借用了兰草与小船在溪水中漂浮的意象来描绘自己漫游自然的情景,而后面的“麝材匀捣付香砧”则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作品,如同用上等的麝香材料制成的香砧,散发出淡雅清新的香气。
最后,“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两句中,诗人将自己的写作手法比喻为使用戈(一种古代兵器)来挥洒,如同用巨大的椽木作为笔杆,这种夸张的比喻显现了诗人的才思横溢和文笔奔放。末句“不信湖边日易沉”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不愿意让时光在湖边的悠闲中轻易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写作态度的自信表现,展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时芳/思归乐
虚心劲节争萧散。
无冬夏、钩阑侧畔。
霜风雪色沈沈晚。
残不了、细枝纤干。
情中意里尘沙恨。
试与聆、弦歌急慢。
无嫌青翠开青眼。
相看似、太原家惯。
悠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联句
酒厌高阳价,人怀中古情。
把杯聊共乐,对景发新声。
十二分清气,三千外世荣。
天真聊所适,俗礼莫相婴。
蝉韵微微近,松声宛宛生。
林风侵坐冷,山月照人明。
籁静神尤爽,宵分气尚横。
星文玉烛焕,虎力紫毫轻。
得志非轩冕,游神必海瀛。
中元聊醉此,寓意笑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