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悦晴诗》
《悦晴诗》全文
魏晋 / 嵇含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劲风归巽林,玄云重基

朝霞琼树夕影玉芝

翔凤轻翮应龙曝纤鬐。

百谷而立,大木颠复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朝霞(zhāo xiá)的意思:朝霞是指早晨初升的红霞,比喻事物刚开始发展或者人生的黎明时刻。

而立(ér lì)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的年龄。

劲风(jì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有力量。

轻翮(qīng hé)的意思:指轻盈飞翔的鸟羽,比喻人才情操高尚,行为举止轻灵自如。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夕影(xī yǐng)的意思: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影子,比喻事物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

翔凤(xiáng fèng)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风华绝代。

玄云(xuán yún)的意思:指神秘而难以捉摸的事物或人物。

应龙(yìng lóng)的意思:指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人或事物。

玉芝(yù zhī)的意思:指美丽而珍贵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美貌和才华。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重基(zhòng jī)的意思:指重视基础,强调基础扎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生动的生物活动,展现了嵇含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

首先,“劲风归巽林,玄云起重基。”这两句描绘了风向的变化,从巽(东南)方向吹来的强劲之风,使得林木摇曳。同时,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可能的风雨即将来临,为接下来的场景铺垫了背景。

接着,“朝霞炙琼树,夕影映玉芝。”朝霞如同火焰般照亮了琼树,使树木显得格外耀眼;而夕阳的余晖则映照在玉芝上,赋予其一种神秘而美丽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对比朝夕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界中光影变化的奇妙。

“翔凤晞轻翮,应龙曝纤鬐。”这两句描绘了飞禽走兽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飞翔的凤凰在阳光下晒干翅膀上的羽毛,应龙(传说中的神龙)则在阳光下曝晒其细长的鳞片。这里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百谷偃而立,大木颠复持。”这句话描述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态。百谷(各种谷物)在风中倒伏又重新挺立,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而大木则在强风中颠簸,但依然坚韧地支撑着自己。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活力,体现了嵇含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嵇含
朝代:魏晋

嵇含(公元263年—306年),字君道,家在巩县亳丘(今河南省巩义市),自号亳丘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人,嵇康的侄孙。生于魏景元四年,卒于晋光熙元年,年四十四岁。陈敏作乱时,被荐为广州刺史。刘弘死后,嵇含留领荆州。嵇含素与司马郭劢有隙,司马郭劢乘夜杀害了嵇含。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包括了三首五言诗《登高》、《悦晴》、《伉俪》。虽然《隋书·经籍志》录有《嵇含集》10卷,但已佚失。永兴元年(304年)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猜你喜欢

春日寻李研斋杜苍略

酒病不可支,佳会复难爽。

踌躇减米钱,为买肩舆往。

道旁双古松,飒飒送清响。

到门寻杜生,与之偕幽赏。

李侯志节人,山水情浩荡。

闲庭呼酒尊,芹笋杂鱼鲞。

围棋互胜负,古今共抵掌。

努力重斟酌,无复尘世想。

归途片月生,梨花白苍莽。

(0)

天寿山

十里春山入杳冥,残碑断瓦杂苔青。

江南漠北浑如此,指孝陵。不信当年石马灵。

(0)

同石城公牛潜子秋日汉上

澄陂秋柳带明霞,茅屋参差野老家。

江转危矶奔骇浪,村邻小市缀疏花。

河鱼入馔偏堪饱,浊酒能酣不用赊。

赢得山公清兴在,停骖闲数后栖鸦。

(0)

寻广泉寺

古寺寻何处,穿云上碧空。

泉飞阴洞口,僧老乱山中。

废殿残碑在,禅房曲径通。

可知全盛日,人在蕊珠宫。

(0)

游灵岩

雨后灵岩路,霜枫落马蹄。

峰回山寺近,树接野天低。

孤塔横云断,层峦割雾齐。

坐看江色暮,乱木鸟争栖。

(0)

腊月同友寻梅道上登天秀岩和薛中丞叶太傅刻石原韵·其一

此日閒寻最上峰,几盘苍藓隐芙蓉。

呼僧细读云边字,忏佛重陈海外踪。

当岭夕阳千树合,匝城烟火万家封。

自怜尘迹多潦倒,消息江梅已早逢。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