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成人已化,云去鹤应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天坛(tiān tán)的意思:天坛是指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古代宗教建筑,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在成语中,天坛常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崇高的理想或者纯洁的心灵。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吹箫客(chuī xiāo kè)的意思:指那些善于吹奏箫的人,比喻善于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坛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深邃感。首句“天坛高百尺,只在翠微间”,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天坛的高度,同时将其置于一片苍翠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碧藓遗踪古,青松白日閒”两句,通过“碧藓”和“青松”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古老,也暗示了天坛作为历史遗迹的悠久历史。
“丹成人已化,云去鹤应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感,丹成象征着修炼成仙的过程,而“云去鹤应还”则预示着仙人可能已经离去,但留下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痕迹。最后,“时有吹箫客,月明来故山”一句,以“吹箫客”这一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仿佛在月光下,那些曾经在此地留下足迹的仙人或隐士,依然能够通过音乐与这片土地产生共鸣,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思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空间的天坛世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