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圆觉经》
《读圆觉经》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

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缠绕(chán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纠缠、交错在一起,难以解开。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上中(shàng zhōng)的意思:指居于中间或较高的位置;也指居于上层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五轮(wǔ lún)的意思:五个轮子,指车辆。

许多(xǔ duō)的意思:很多,大量

中下(zhōng xià)的意思:指居于中等或稍微低于中等水平的程度或地位。

注释
二十五轮:佛教术语,指修行中的二十五种清净观想。
清净观:佛教中对事物本质的清净、无染的观照。
上中下:指时间的划分,可能指节气或修行阶段。
期:期望,计划。
春夏斋:在春夏季节进行的斋戒活动。
欲造:想要创造或达到。
空虚地:指心灵的空灵或修行的目标状态。
那得:怎么会有,怎么会。
许多:很多。
缠绕:比喻世俗的困扰或执着。
翻译
观察二十五种清净法相,春夏两季特别持斋修行。
原本只想修成空无一物的境界,哪里料到会有这么多牵绊。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圆觉经》,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读《圆觉经》后的感悟。"二十五轮清净观"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境界,"上中下期春夏斋"则可能指按照佛教的习俗,在春夏之季进行斋戒和修行。诗人原本期望通过阅读经书达到心灵的清净和空灵,但意识到修行并非易事,生活中仍有许多纷扰和束缚,"那得许多缠绕来"表达了这种对现实困扰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法深沉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反思。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腊日寄铨儿·其六

力学看驹隙,从游汝得师。

遥分五秉粟,足供十人炊。

汝友皆相念,肥甘数见贻。

呼吾如若母,问慰过时时。

(0)

腊日寄铨儿·其二

汝妇能承顺,无时离膝前。

居然兼子职,久已得姑怜。

生育宜佳气,平安似昔年。

传声语夫婿,孤馆减忧煎。

(0)

送赞臣之山东·其一

暮年伤离别,为无相见期。

我非暮年人,胡为心伤悲。

所悲方壮年,血气先已衰。

形神日憔悴,酬酢多支离。

四十已无分,安敢望期颐。

纵使幸不死,时局方艰危。

前路虽茫茫,结局已可知。

生离是死别,难为分手时。

(0)

早春自泉水山归少憩清凉庵迟友不至

十丈尘中眼忽明,好山如笑快相迎。

官桥杨柳稊初茁,墓道棠梨叶半生。

古木丛祠成独憩,夕阳寒色下层城。

归来却忆山堂事,密雪疏镫坐五更。

(0)

自遣

便当卜宅水之滨,携得全家作散人。

閒坐溪桥松是盖,醉眠石磴草成茵。

未能谐俗难云达,但免干人不碍贫。

荠菜调羹菰煮粥,绿藤阴下款亲邻。

(0)

删丹道中·其一

乌帽东归弱水西,天涯云物怅分携。

轻衫短策删丹道,榆叶秋风衬马蹄。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