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以 诗 送 宣 赐 进 奉 红 绡 封 龙 字 茶 与 琏 禅 师 宋 /丁 谓 密 缄 龙 焙 火 前 春 ,翠 字 红 绡 熨 眼 新 。品 味 至 高 谁 合 得 ,双 林 树 下 上 乘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焙火(bèi huǒ)的意思:指将食物或物品放在火上烘烤,使其更加美味或有用。
乘人(chéng rén)的意思:利用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红绡(hóng xiāo)的意思:红色的细丝线。比喻美好的姻缘。
火前(huǒ qián)的意思:火前指的是火焰前面的位置,也可引申为紧要关头、危险的境地。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龙焙(lóng bèi)的意思:指龙吐息所烧焦的东西,比喻能力出众或才华横溢。
密缄(mì jiān)的意思:密封保存,不让外人知晓。
品味(pǐn wèi)的意思:品味是指欣赏、鉴赏事物的能力,也指个人的审美品位和情趣。
上乘(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品质或水平达到了最好的程度。
双林(shuāng lín)的意思:指两个森林相连,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过。
熨眼(yùn yǎn)的意思:熨眼是指烫伤眼睛,也用来形容看到让人不舒服或难以接受的事物。
下上(xià shàng)的意思: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
火前春(huǒ qián chūn)的意思:指在火灾发生时,春天已经来临,比喻灾难来临时,希望已经出现。
- 注释
- 密缄:密封。
龙焙:龙井茶的烘焙。
火前春:炉火前的春天气息。
翠字:翠绿色的茶叶。
红绡:红色的薄绸。
熨眼新:映入眼帘的新鲜感。
品味:品尝。
至高:最顶级的。
谁合得:谁能领略。
双林树下:双林寺下的隐士。
上乘人:高人,顶尖人物。
- 翻译
- 密封着的龙井茶在炉火前烘焙,翠绿的茶叶和红色的丝巾映入眼帘,清新无比。
谁能品尝到这极致的美味,那一定是双林树下的高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人物丁谓的作品,名为《以诗送宣赐进奉红绡封龙字茶与琏禅师》。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工整,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密缄龙焙火前春" 这一句描写的是春天时节,龙焙(一种烧制茶叶的工具)前的热气蒸腾的情景。"翠字红绡熨眼新" 则是形容一种名叫“红绡”的丝绒精美绝伦,用以包裹的茶叶如同刚熏过的眼睛般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 "品味至高谁合得,双林树下上乘人" 表达了诗人对这份茶的极致赞赏和享受。这里的“品味至高”指的是这红绡包裹的龙字茶,其味道已经达到顶峰;而“双林树下上乘人”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诗人或许是在一片宁静的林间,与高僧共享此茶,体验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厚情感,还透露出了对佛法的尊崇和追求。通过这短短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丁谓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寻找平衡和升华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四日同人聚饮宝墨斋时予家秋蕙大放同人先过赏之即赋
翁洲万寿香,实始见图经。
剡原与天门,嗣出放晚馨。
吾鄞太白产,尤足发地灵。
西风吹故畹,寒露长新茎。
耻为重也肥,堪拟夷之清。
何期五沃土,遇此太瘦生。
老鹤倦不支,冻蛟怯难胜。
亭亭疏影上,冉冉芳膏升。
态以羸愈媚,神缘癯更凝。
男子谅难种,幽人长利贞。
闽兰虽竞秀,终自乏娉婷。
弩张赵十使,剑舞黄八兄。
就中稍娇艳,鱼魫杂金棱。
白羊乃秋葩,风格亦平平。
持以较此君,俯首莫敢京。
嗟我亦秋客,纫佩多深情。
载哦晦翁诗,对之百感横。
仗君为书带,腰围束不盈。
仗君为砚浆,池塘水不澄。
且醉胡郎酒,花下共沉冥。
《十四日同人聚饮宝墨斋时予家秋蕙大放同人先过赏之即赋》【清·全祖望】翁洲万寿香,实始见图经。剡原与天门,嗣出放晚馨。吾鄞太白产,尤足发地灵。西风吹故畹,寒露长新茎。耻为重也肥,堪拟夷之清。何期五沃土,遇此太瘦生。老鹤倦不支,冻蛟怯难胜。亭亭疏影上,冉冉芳膏升。态以羸愈媚,神缘癯更凝。男子谅难种,幽人长利贞。闽兰虽竞秀,终自乏娉婷。弩张赵十使,剑舞黄八兄。就中稍娇艳,鱼魫杂金棱。白羊乃秋葩,风格亦平平。持以较此君,俯首莫敢京。嗟我亦秋客,纫佩多深情。载哦晦翁诗,对之百感横。仗君为书带,腰围束不盈。仗君为砚浆,池塘水不澄。且醉胡郎酒,花下共沉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5567c6a23f48da0543.html
予以乙卯为重四之集于京师次年置闰适在四月因与李侍郎穆堂万翰林孺庐作闰重四诗去年为重四之集于甬上今年置闰复在四月感叹逝波率尔有作·其二
侍郎沉疾先投芾,太史龙钟累乞休。
料得只轮伤寂寞,共谁展日溯风流。
分襟已自如萍梗,积闰何缘又麦秋。
我欲从今步长历,几时蓂荚报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