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晦日泛舟应诏诗》
《晦日泛舟应诏诗》全文
南北朝 / 魏收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

棹唱逶迤菱歌顾慕

睿赏月色宴言日暮

游豫慰人心照临国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枝(chūn zhī)的意思:指年轻人或新生事物,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顾慕(gù mù)的意思:顾念、思念

关关(guān guān)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或相互依存。

国步(guó bù)的意思:指国家的步伐,特指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菱歌(líng gē)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悦耳动听。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睿赏(ruì shǎng)的意思:指明察事物的美好之处,赏识其智慧和才能。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宴言(yàn yán)的意思:宴会上的言辞,指宴会上的演讲或致辞。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照临(zhào lín)的意思:照顾、照料

棹唱(zhào chàng)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们划桨唱歌,形容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朝时期晦日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的氛围。首句“袅袅春枝弱”,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枝条的柔美,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接着,“关关新鸟呼”则通过鸟鸣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万物都在迎接新生。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两句,将泛舟活动与当地特有的音乐元素结合,棹唱与菱歌相互呼应,展现了人们在水面上的欢愉与自在。这里的“逶迤”和“顾慕”不仅描绘了声音的悠扬与人们的互动,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则转向了对皇帝赏赐月色美景的描述,宴会中畅谈不觉时光流逝,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表达了这次泛舟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愉悦,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通过这次活动,皇帝的仁德与民众的幸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魏收

魏收
朝代:南北朝   籍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生辰:507年—572年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
猜你喜欢

即事

陟似登天降似驰,冬偏速景夏偏迟。

眼前粗事含精理,祇有苍山付不知。

(0)

永恬居

讵是陶家径,依然松菊存。

流阴阅吹叶,至理悟归根。

鹿麌动皆静,禽音靖不喧。

祇宜诸虑净,仍缱一人恩。

(0)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作

围期今岁促,廿五日云旋。

行庆兼施惠,秋清正月圆。

天香屋有桂,霜勒浦馀莲。

晚热蒸为雨,听之言发泉。

(0)

复游烟雨楼·其一

前度晴中阅春景,今朝雨后赏烟光。

轻阴犹恋波澜意,细籁都含花木香。

(0)

再游龙井即景杂咏六首·其二

振鹭翻飞百尺流,声空尘耳色空眸。

却曾识得根源处,一勺龙湫更上头。

(0)

题西湖十景再叠旧作韵·其二柳浪闻莺

尽有宫商石与金,栗留谁似独情深。

戴家只在润州表,可识清波门外林。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