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断碣(duàn jié)的意思:指古代碑碣破碎或文字残缺不全,引申为事物的破败衰落。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然石(rán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展的趋势如同石头滚下山坡一样,不可逆转。
桑公(sāng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家中无所事事,懒散无能。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月台(yuè tái)的意思:指月亮所在的地方,比喻高处或高楼上。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方璿的《登穿山》描绘了一幅山中古迹荒凉而静谧的画面。首句“颓然石磴草萋萋”,通过“颓然”和“草萋萋”展现了石阶破败、野草丛生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次句“客里重登旧迹迷”,表达了诗人作为过客再次登临此地,对往昔记忆的追寻与迷失。
第三句“海气暗吞山顶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海气仿佛能吞噬山顶的寺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第四句“钟声高落洞门溪”,以钟声的回荡与溪水的潺潺相映,增添了山寺的宁静与空旷。
第五句“秋来有月台堪倚”,描绘了秋天的月夜,诗人可以倚靠在平台上欣赏景色,但“无花鸟自啼”又暗示了此时的寂静和寥落。最后一句“欲谒桑公不可见,苍苔断碣暮云低”,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桑公的怀念,却只能在黄昏时分面对残存的遗迹和低垂的暮云,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穿山古迹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