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蛩响(qi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古德(gǔ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优秀,令人敬佩。
霍地(huò dì)的意思:突然、迅速地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绝交(jué jiāo)的意思:彻底断绝交往关系
履行(lǚ xíng)的意思:履行指遵守、执行、实施某种义务或承诺。
年岁(nián suì)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年纪增长。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推敲(tuī qiāo)的意思:仔细斟酌、深思熟虑
行求(xíng qiú)的意思:追求,寻求
雪色(xuě sè)的意思:雪的颜色,指洁白无瑕的颜色。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三百篇(sān bǎi p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数量众多。
- 翻译
- 早起穿过草丛寻找朋友,夜晚关门独处与病痛断交。
古代的贤者都曾受过教诲和批评,现在的人却不愿深思熟虑。
吟诵千万首诗等待秋虫共鸣,续写三百篇篇章缺少凤凰般的灵感胶合。
忽然间,两鬓斑白如雪,青春年华切勿轻易虚度。
- 注释
- 蚤:早。
草:草丛。
履行:行走。
求友:寻找朋友。
晚:夜晚。
柴荆:简陋的木门。
病绝交:因病而疏远交往。
古德:古代贤者。
棒喝:严厉的教诲或批评。
推敲:深入思考和斟酌。
吟:吟诵。
蛩响:秋虫鸣叫。
凤胶:比喻创作灵感。
霍地:忽然。
鬓毛:鬓发。
如雪色:像雪一样白。
少年岁月:青春年华。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属于中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较深的一种体现。诗人通过对黄景文诗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化与道德的怀念和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些不足。
首句“蚤穿草履行求友”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真知的精神状态。蚤是小昆虫,能够穿过厚重的草履,可见其毅力和决心。这一行表明了诗人对于真正朋友的渴望,这样的友情需要通过努力去寻找。
“晚闭柴荆病绝交”则是在说,即使到了很晚的时候,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与不良之交往。这里表现出诗人的品格和选择。
“古德皆曾经棒喝,今人不肯事推敲”这一句表达了对古代道德的怀念。在古代,人们对于道德修养非常重视,而到了当时,这种精神已经不多见。这里的“棒喝”和“推敲”都是比喻,用来形容古人在道德上的严格要求和现代人的懈怠。
接着,“吟千万首等蛩响,续三百篇无凤胶”则是对黄景文诗歌的高度评价。这里的“蛩”指的是蝗虫,它们发出的声音很大,形容诗歌如同蝗鸣,声势浩大;“凤胶”则比喻高超的文学创作,如同神话中的凤凰一样难得。
最后,“霍地鬓毛如雪色,少年岁月莫轻抛”告诫人们珍惜青春,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诗人用“鬓毛如雪”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提醒读者要有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黄景文诗歌的赞美,反映了诗人的文化理想与道德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体气氛深沉而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
沥血一杯酒,与君兄弟交。
君母即我母,君仇即吾仇。
况我实君累,君更不我尤。
我若不报君,狗彘之不犹。
劝君且勿哭,今哭何所求?
磨刀复磨刀,去去不暂留。
上有天与日,鉴我即我谋。
我行为公义,亦复为私仇。
脚蹴旧山河,手提贼人头。
与君拜墓下,一恸为君酬。
万一事不成,国殇亦足豪。
云霄六君子,来轸方且遒。
谁能久郁郁,长为儒冠羞。
避暑山庄为皇祖临幸最爱之地亦孙臣受恩特深处也八年秋谒陵便道驻跸数日曷胜今昔之感诗以志弗忘云
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
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
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
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
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
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
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
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