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遇时则鸣,声形而色宣。
二麦既无秋,安饱饼与饘。
播种(bō zhòng)的意思:播种意味着在农田或其他地方撒下种子,期待未来收获。在引申意义上,播种也指的是做好事、行善行,并期待将来获得回报。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二麦(èr mài)的意思:指贪婪、贪心的人。
分阴(fēn yīn)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固然(gù rán)的意思:表示虽然承认一方的观点或事实,但同时也指出另一方的观点或事实同样存在。
居诸(jū zhū)的意思:居住在众多地方。
简编(jiǎn biān)的意思:简化而成的编排或文字。
举眼(jǔ yǎn)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密树(mì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密集、众多。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农田(nó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的土地或者农村地区。
农功(nóng gōng)的意思:指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用来形容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绩。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青韶(qīng sháo)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所望(suǒ wàng)的意思:指所期望、所希望的事物。
推移(tuī yí)的意思:推移指事物的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
悟理(wù lǐ)的意思:理解道理、领悟道理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让(xiāng ràng)的意思: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共识或和解。
新蝉(xīn chán)的意思:指新出现的人或事物。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延伫(yán zhù)的意思:拖延;耽搁
阳泽(yáng zé)的意思:指阳光普照、光明正大的德行和品质。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遇时(yù shí)的意思:逢遇到合适的时机,能够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孜孜(zī zī)的意思:指勤勉不懈怠,努力不停歇。
惜分阴(xī fēn yīn)的意思: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对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珍惜,力争不放过任何机会。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闻新蝉》。诗中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听到新蝉鸣叫的情景,通过蝉声的响起,诗人联想到四季更迭、自然规律以及农业生产的艰辛。
首句“四序不相让,推移若循环”点明四季更替,如同循环往复的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性。接着“物遇时则鸣,声形而色宣”描述万物顺应时节而生长,声音、形态和颜色都随之显现,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夕阳泽畔行,密树闻新蝉”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池边树木繁茂,新蝉鸣叫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乍惊青韶过,旋悟理固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不可违逆。
后半部分“独此默默衷,结忧在农田”转而关注农业生产,诗人担忧秋季收成不佳,粮食短缺的问题,反映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提到“二麦既无秋,安饱饼与饘”,表达了对农作物歉收的忧虑,以及对解决粮食问题的迫切需求。
“所望惟黍豆,又复播种艰”进一步强调了对粮食作物的依赖,以及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最后“农功岂能待,居诸况迅迁”表达了对时间紧迫感的认识,强调农业生产不能等待,时间如白驹过隙,不容浪费。
“举眼盻云气,延伫畏星天”描绘了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担心天气变化影响农事的心情。最后一句“孜孜惜分阴,不为攻简编”表达了诗人珍惜每一刻光阴,努力工作,而不是沉迷于书本知识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实际关注和勤奋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业生产,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规律以及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