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虚方约白,漏下始升东。
香净思阶蕙,光清爱院桐。
底用杯浮绿,应教灯尽红。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高坐(gāo zuò)的意思:指高居要职,地位显赫,权力大。
广寒(guǎng hán)的意思:形容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
寒宫(hán gōng)的意思:指贫寒的宫殿,比喻生活贫困、环境恶劣的地方。
漏下(lòu xià)的意思:指遗漏、忽略或错过。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偏怜(piān lián)的意思:偏袒、偏爱、偏心地怜悯或同情。
望后(wàng hòu)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的事情。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应教(yìng jiào)的意思:应该教导或教训
广寒宫(guǎng 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宫,也用来形容非常幽静、清净的地方。
此诗描绘了月亮在秋季的特殊魅力与情感寄托。首句“惯作秋前信”以月亮在秋天作为信使的形象,暗示其在季节变换中的重要角色,引人遐想。接着“偏怜望后弓”则以月亮的形状变化,表达了一种温柔的情感倾向,仿佛月亮对即将到来的圆满抱有期待与怜爱。
“亭虚方约白,漏下始升东。”这两句通过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展现了月亮从东方升起的过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希望的氛围。“香净思阶蕙,光清爱院桐。”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香气纯净,月光如水般洒在庭院中,让人心生欢喜与宁静。
“海空由出没,云妒尚朦胧。”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月亮在云层中的时隐时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底用杯浮绿,应教灯尽红。”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或许无需刻意追求物质的享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姮娥无一事,高坐广寒宫。”借用了嫦娥的故事,将月亮与神话中的仙女联系起来,赋予了月亮更多神秘与美好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是清代宫廷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桂棹横江鼓阗阗,公旌节兮临芝田。
清波楼上少留连,攀公辕兮扣公舷。
西施丑兮嫫母妍,莫耶钝兮铅刀铦。
茝蘅弃置萧艾悬,鸾凤退却鸡雉先。
吁嗟乎,时论倒颠。
巢由溷浊蹻蹠贤,使我闻之涕潸然。
白日不照伏波船,薏苡翻作明珠传,公今去兮我将旋。
芝田之水清涟涟,须臾明月出巨川。
括山瓯海光娟娟,照公心事如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