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澄桐阴清露》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藓(bì xiǎn)的意思:指翠绿的苔藓,比喻环境幽静、清新。
差差(chà chà)的意思:形容差别很大或者差得远。
就时(jiù shí)的意思:指随着时机的变化而行动或选择合适的时机。
寥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凝思(níng sī)的意思:深入思考,静心思索。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天碧(tiān bì)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湛蓝明亮,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拥膝(yōng xī)的意思:指两膝相拢,双臂环抱于膝上,形象地表示亲密、亲近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夫妻或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月窗(yuè chuāng)的意思:指月亮从窗户中透出来,比喻事物透过隐晦的迹象或线索而被人察觉。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秋夜图景。首句“露下寥天碧藓滋”,以露珠滴落于空旷的天空,碧绿的苔藓因露水滋养而更加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湿润的氛围。接着,“高梧影已露差差”一句,通过高大的梧桐树在月光下的影子,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寂与深邃。
“月窗拥膝凝思者,应赋秋声未就时”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位坐在窗前,膝上拥着书籍或琴瑟,正沉浸于对秋日之美的思考与感悟的人物。这位凝思者或许正在构思一首关于秋天的声音的诗作,但还未完成。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创作的激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