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无灭宋字,波有撼胡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冠履(guān lǚ)的意思:指衣冠齐整,鞋履整洁的样子。
华夏(huá xià)的意思:指中国古代的称号,意为中华民族的国家。
回思(huí sī)的意思:回顾思考,反思过去的经历或行为。
极塞(jí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河流非常狭窄,极其难通。
虏尘(lǔ chén)的意思:指被俘虏的人,也用来比喻失败、被征服或受制于人。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驱逐(qū zhú)的意思:将人或事物强制性地赶走或排除出某个地方或组织。
塞虏(sāi lǔ)的意思:指敌人被围困在边塞之上,无法逃脱。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逐日(zhú rì)的意思:逐日是一个意味着逐渐、一天天地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厓门吊古(其五)》,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对厓门遗址的探访,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联“亡国遗墟在,扁舟访古行”,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乘着小船,前往已成废墟的厓门遗址,探寻历史的痕迹。这里“遗墟”二字,既指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暗示了国家的兴亡更替。
颔联“厓无灭宋字,波有撼胡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崖壁上没有留下“灭宋”的字样,但江水却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抗击外敌的壮烈故事。这里的“撼胡声”,既指江水的波涛之声,也暗喻了抵御外侮的决心与力量。
颈联“冠履仍华夏,乾坤仗圣明”,转而抒发对国家民族的自豪之情。尽管历经战乱,华夏大地上的人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与文化,整个天地间都依赖于圣明君主的治理。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切期盼。
尾联“回思驱逐日,极塞虏尘清”,以回忆的方式,回顾了国家驱逐侵略者、恢复和平的艰难历程。通过“极塞虏尘清”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厓门遗址的探访,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