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也相国尊,子思终不慕。
《咏史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咏史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曾巩以孔子弟子冉有(字子有,又称冉赐)和孟子弟子曾参(字子思)为例,赞扬了他们对于尊位的态度。"赐也相国尊",暗示冉有担任过高位,但诗中强调的是他并未因此而忘本,"子思终不慕"则表明曾参坚守内心,不为外在荣华所动。"乃知古今士",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高尚品质并非仅限于这两位圣贤,而是自古以来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轻重复内顾",意味着他们重视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的反复权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士人坚守节操、轻名重义的敬仰与推崇,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讷堂和尚住秀之天宁
苏州有,常州有。真个有,未尝有。
贱时倾国不可换,贵则陪钱挜一㪷。
伸一手,缩一手,日月奔忙,山河倒走。
济北瞎驴退三步,跛脚云门大张口。
阿呵呵,只今此话大行,何待三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