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登 浮 屠 宋 /顾 禧 浮 屠 百 尺 绝 花 尘 ,一 望 霜 林 暮 色 匀 。啸 傲 自 然 能 远 俗 ,步 趋 何 必 不 随 人 。参 军 帽 落 嘲 谁 解 ,□□□残 草 作 茵 。却 羡 东 篱 陶 处 士 ,菊 花 犹 插 碧 纱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碧纱(bì shā)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如碧绿的纱子。
步趋(bù qū)的意思: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残草(cán cǎo)的意思:指残破的草木,比喻残疾或衰老的人。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军帽(jūn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头脑思维僵化,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纱巾(shā jīn)的意思:纱巾是指用纱织成的巾帕,比喻言辞轻柔、委婉。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啸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自豪自信、傲视群雄。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远俗(yuǎn sú)的意思:远离世俗之风气,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宋诗《九日登浮屠》是宋代诗人顾禧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游历佛塔的景象。首句“浮屠百尺绝花尘”形象地写出浮屠(佛塔)高耸入云,远离世俗尘嚣,给人以超然之感。第二句“一望霜林暮色匀”则描绘出秋日傍晚,霜林与暮色相互映衬的宁静画面。
诗中“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随波逐流、迎合世俗的质疑。接下来的“参军帽落嘲谁解”可能是指诗人自嘲或讽刺某些人的行为,但原诗中“□□□”的文字缺失,使得这部分含义稍显模糊。
最后一句“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以陶渊明自比,即使身处尘世,仍能保持高洁情操,像陶渊明那样在东篱下赏菊,插戴碧纱巾,享受那份清雅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塔所见,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欣赏和自我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石山
伊谁斧凿,此玲珑岩岫。至巧先天化工手。
又不知何地,夜壑深藏,今留待、白发诗人携走。
向宣和废苑,睥睨高株,欲转愁回万千首。
期出处与君偕,立则参前,卷密可怀之襟袖。
尚未敢、云能此私从,怕雷雨冥冥,六丁来取。
酹江月
初心奉道,望功高、仙举超腾碧落。
岁久年深心反复,不觉情迷萦缚。
伏虎铜绳,降龙铁索,系住踏云脚。
难为出路,永沉千丈寥壑。
临危受苦推谁,请无决断,悔恨当初错。
意欲修真名利恼,酒色财气俱著。
家计不成,修行退堕,至死无捞摸。
劝君省悟,免烦两下担阁。
惜秋华.咏雁,用梦窗木芙蓉体
渺渺霜程,问南飞倦翮,因谁憔悴。
万里断云,殷勤寄将残字。
应知顾影西风,梦故国、春花销绮。
怜伊剩、天涯爪雪,鹓鸾还忌。惆怅望烟际。
尽江湖遍历,荒凉如此。叫侣唤群,一样稻粱心瘁。
愁看水涸沙昏,只似雪、芦花衔起。凄异。
岭梅寒、暗思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