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袍(bù páo)的意思:指人穿着朴素、不讲究的衣服。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风透(fēng tòu)的意思:风吹透,指寒风吹过身体,感到十分寒冷。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冀北(jì běi)的意思:指北方地区,特指河北省的北部地区。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浊醪(zhuó láo)的意思:指酒质劣劣,喻指事物的质量低劣或品质不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过后,诗人行经黄花岭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冀北霜风透布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北方深秋的寒冷景象,霜风穿透布袍,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接着,“重阳随处可登高”点出了时节与地点,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寻常之地也能寻得登高赏景的乐趣,体现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传统习俗。
“马蹄又过黄花岭”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进中的场景,马蹄声与黄花岭相映成趣,既表现了旅途的节奏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最后一句“那得黄花荐浊醪”,则以酒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黄花,即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而浊醪则是古代常见的酒类,此处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句诗意蕴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吴唐辅雪中同游西湖之作
平生闻说西湖好,眼碍红尘未得看。
款奉亲朋今始到,俯临波浪不知寒。
异乡把盏人都醉,同道论情我最欢。
莫向人头听传漏,且将灯烛照更阑。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
全蜀兵符重,霄宸注念劳。
临戎号人杰,分组得时髦。
军府威名播,斋坛世阀高。
历桥题驷马,扬旆启三刀。
矍铄前谋大,澄清此志豪。
忠臣希子贡,民颂继王褒。
腊市繁千盖,春江涨万艘。
浣溪云粉薄,公暇废援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