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作·其一》
《七夕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暮归从锦水瓜果客前陈。

正及穿针节,新添乞巧人。

玉簪香出髻,云液暖当唇。

共惜天孙苦,年年汉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穿针(chuān zhēn)的意思:指非常熟练地穿过针眼,比喻做事或说话十分精细、熟练。

瓜果(guā guǒ)的意思:指瓜和果实,泛指水果。

汉津(hàn jīn)的意思:指逆流而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锦水(jǐn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上波光粼粼,色彩斑斓。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乞巧(qǐ qiǎo)的意思:指女子在七夕节这天向织女乞求巧巧手,以增加自己的巧艺。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玉簪(yù zān)的意思:指珍贵的饰品或美好的事物。

云液(yún yè)的意思:形容云彩像流动的液体一样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氛围和情感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这一天的活动与情感。

首句“暮归从锦水,瓜果客前陈”,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人们从锦水边归来,瓜果摊前摆满了各种应季水果的画面。这里的“锦水”并非实指某条河流,而是借用了锦水的美丽意象,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美好。瓜果的摆放,不仅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丰收与幸福生活的期盼。

接着,“正及穿针节,新添乞巧人”两句,点出了七夕节的特色活动——穿针乞巧。这一天,少女们会聚集在一起,通过穿针来祈求心灵手巧,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愿望。诗句中“新添乞巧人”暗示了参与者的增加,或许是因为节日的吸引力,或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深切。

“玉簪香出髻,云液暖当唇”描绘了女子们装扮的细节。玉簪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发饰,这里不仅体现了女子的精致打扮,也暗含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云液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容饮品或香料,用于涂抹在嘴唇上,既增添了美感,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共惜天孙苦,年年隔汉津”表达了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感慨。天孙即织女,与牛郎每年只能在七夕这天相会一次,银河(汉津)成为了他们爱情的障碍。这句话既是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引用,也是对人间爱情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爱情难以长久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七夕节的热闹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的深沉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长夜歌残旦复新,未应扣角说君臣。

拈翻宁戚当时意,牵向桃园睡晓春。

(0)

东台赵中宪以手册三图委题分韵奉和四首·其一春江图

浮云世外有何求,流水清山念念幽。

望里渔舟横柳岸,几回心事落沧洲。

(0)

题黎漱泉号和念谷高大尹韵·其一

浩浩天潢水一沦,漱流吾爱洗心人。

濯缨堪笑歌童子,不道沧浪怕涴尘。

(0)

晓行漫述·其二

星辰从兔歛,城钥报鸡开。

马首萧萧径,云边隐隐台。

飞萤疏自照,落叶暗还堆。

笑尔罗浮约,难忘野客催。

(0)

庾岭道中

东风吹小骑,胜事足幽寻。

自分烟霞侣,频冥水月心。

暖生茅店斝,清写碧溪琴。

风度芙蓉外,凭高更一临。

(0)

拟游白云和张主政

溪上归来一钓槎,万竿团翠竹交加。

不辞袜线谈无补,也爱尘冠濯可誇。

尽把形骸随四大,尚馀歌咏颂重华。

岭南万户皆春色,何事桃源更卜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