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北先定南,志在灭曹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耽延(dān yán)的意思:拖延时间,延迟行动
顾重(gù zhòng)的意思:重视、看重
讥毁(jī huǐ)的意思:指嘲笑、轻蔑地批评别人的言行或品德。
竭忠(jié zhōng)的意思:竭尽全力忠诚地为某人或某事物服务。
尽力(jìn lì)的意思:尽力是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竭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情。
军令(jūn lìng)的意思:军队的命令或指示。
流马(liú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流动不定,没有固定的位置或目标。
木牛(mù niú)的意思:比喻勤奋努力、坚韧不拔。
七纵(qī zòng)的意思:指战国时期魏国将领白起的七个谋略。
任委(rèn wěi)的意思:任命、委派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时势(shí shì)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也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环境和形势。
史论(shǐ lùn)的意思:对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五丈(wǔ z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
炎刘(yán liú)的意思:炎刘指的是火焰熊熊燃烧的样子,比喻战争或火灾等情况非常激烈、猛烈。
引咎(yǐn jiù)的意思:指因为某个人的错误或过失而受到责备或处罚。
智谋(zhì móu)的意思:智慧和计谋。
重任(zhòng rèn)的意思:指重要的、艰巨的任务或责任。
忠贞(zhōng zhēn)的意思:指对事业、国家、家庭或朋友等表现出坚定、忠诚、不动摇的态度和行为。
五丈原(wǔ zhàng yuán)的意思:指战争的激烈场面,也比喻非常激烈或残酷的斗争。
- 鉴赏
这首清代颙琰的《读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的战略布局和忠诚付出。首句“征北先定南,志在灭曹氏”描绘了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他先平定南方,目标直指曹操。接下来,“缚渠七纵擒,耽延无是理”赞扬了诸葛亮智勇双全,擒拿敌将后虽有犹豫但不失决断。
“复汉竭忠贞,三顾重任委”表达了他对恢复汉室的坚定决心和刘备三顾茅庐的信任。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责任感在“诛谡军令申,引咎首责已”中体现,他严明军纪,勇于承担责任。
“流马及木牛,制器济穷耳”提到他的创新,如使用流马和木牛运输物资,解决军事上的困难。然而,“尽力功难成,天绝炎刘纪”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成功北伐的惋惜,以及对蜀汉命运的哀叹。
最后两句“哀哉五丈原,时势皆极否”聚焦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悲剧,感叹时运不济。诗的结尾,“史论短智谋,见浅肆讥毁”批评了后世对诸葛亮智谋的低估和浅薄的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赏了诸葛亮的才能与忠诚,也揭示了历史对其命运的无奈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裴相公道中赠别张相公
云间双凤鸣,一去一归城。
鞍马朝天色,封章恋阙情。
日临宫树高,烟盖沙草平。
会当戎事息,联影绕池行。
送魏州李相公
百代功勋一日成,三年五度换双旌。
闲来不对人论战,难处长先自请行。
旗下可闻诛败将,阵头多是用降兵。
当朝面受新恩去,算料妖星不敢生。
丹元子步天歌·其二北方七宿
牛,六星近在河岸头。
头上虽然有两角,腹下从来欠一脚。
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连。
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号织女。
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两畔右边明。
更有四黄名天桴,河鼓直下如连珠,罗堰三乌牛东居。
渐台四星似口形,辇道东足连五丁。
辇道渐台在何许,欲得见时近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