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鸨行(bǎo xí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行为不道德,不值得称道。
苞桑(bāo sāng)的意思:比喻尚未开放、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事物。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何怙(hé hù)的意思:指人不知足,贪得无厌。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稷黍(jì shǔ)的意思:指稻谷和粟谷,也泛指谷物。
靡盬(mí gǔ)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而不实用。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这首诗通过描写鸟儿聚集在树枝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事不修、农事无成的忧虑,以及对父母及百姓生活所承受困苦的关切。诗中的“肃肃”一词用以形容鸟儿聚集时的样子,既表现出一种秩序井然的景象,也反衬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诗中反复使用“王事靡盬”、“父母何…”等句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加深了主题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诗人寄寓了对天命、朝政及民生关怀的心情,表现出古代士人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的困顿之间所产生的情感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早期中国文学的艺术风格,更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从而达到了超越时空的思想深度。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
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
休更怀宿昔,尔乃矜目前。
万古清光偏,明暗分后先。
暗先难为明,明后谁独怜。
且尽今夜欢,夜夜青霄寒。
顾影成阴霾,遮莫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