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斋 月 满 寄 思 黯 唐 /白 居 易 一 日 不 见 如 三 月 ,一 月 相 思 如 七 年 。似 隔 山 河 千 里 地 ,仍 当 风 雨 九 秋 天 。明 朝 斋 满 相 寻 去 ,挈 榼 抱 衾 同 醉 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衾(bào qīn)的意思:指夫妻共同睡在同一床上,表示夫妻和睦、恩爱。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当风(dāng fēng)的意思:面对困难或逆境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隔山(gé shān)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像隔山一样遥远。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同醉(tóng zuì)的意思:指与某人一同沉醉于某种情感或境地。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月相(yuè xiàng)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和亮度,也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注释
- 一日不见:短暂的离别。
三月:比喻时间之长。
一月:一个月的时间。
相思:深深的思念。
七年:比喻思念之深。
似隔山河千里地:形容距离遥远。
仍当:又恰逢。
风雨九秋天:秋风秋雨的季节,象征凄凉。
明朝:明天。
斋满:斋戒期满。
相寻去:去找你。
挈榼:带着酒壶。
抱衾:抱着被子。
同醉眠:一起醉眠,共度时光。
- 翻译
- 短暂离别却好似度过漫长三月,深深思念仿佛过了七个年头。
仿佛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又恰逢秋风秋雨的凄凉时节。
等到明天斋戒期满,我将去找你,带上酒壶,抱着被褥,一同醉眠度过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长斋月满寄思黯》。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不尽的相思之情。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比较,形象地展现了思念的程度,仿佛一天未见便觉得像三个月那么长,一月的思念却又如同七年的难捱。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 这两句则用自然景观来比喻相隔的距离和时间的漫长,即使没有山河阻隔,也感觉像隔着千里,而且仿佛总是在风雨交加的深秋之中。这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遥远,更寓含了时间上的久远。
"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期待着明天斋期满后能够寻访至亲人的心愿,并希望能够像过去一样共享一床被子,一起沉浸在醉酒的甜美睡眠之中。这里的“挈榼”和“抱衾”都是古代亲昵相处的情形,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巧妙比喻,以及对亲情温馨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温度和情感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四
早信刘遵道不孤,世称凤羽未全诬。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
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