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六言诗  押[纸]韵

三界惟心妙理万物非此非彼。

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jièwéixīn
sòng / zhāngbǎiduān

sānjièwéixīnmiàowànfēifēi

fēixīnshì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注释
三界:佛教中的宇宙观,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里指世间万物。
惟:只有,仅限于。
妙理:深奥的道理或法则。
非此非彼:既非这个也不是那个,强调超越对立。
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我心:我的内心世界或意识。
是我己:是我的自我或个体。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奇妙的道理深藏其中。
没有什么不是我的心,也没有什么是我个人的自我。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是对禅理的探讨和表达。"三界惟心妙理"直接点出了佛教中“心”是万法之源的思想,暗示了宇宙万物都是由心所构成的幻相。紧接着的"万物非此非彼"则进一步强调了事物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区别,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平等观。

第三句"无一物非我心"深化了这种思想,将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意味着一切皆是心之所现。最后一句"无一物是我己"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这一点,没有任何事物能独立于心之外存在,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我心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心”的探讨,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宇宙本质的独到见解,是典型的禅宗思想。张伯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中"心"的重要性及其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筼亭宪使海昌署斋池馆杂咏·其五剪淞堰

吴淞若可招,得半亦已饶。

所愁夜半去,堤揵得无劳。

(0)

读史小咏·其二李谷

礼称三不吊,畏最笑人庸。

周家贤宰相,后死愧韩通。

(0)

题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

道君皇帝摹捣练,力为张护开生面。

秋风远溯白帝城,奎章忽出宣和殿。

风流天子爱閒情,野杵村砧都不贱。

完颜国主亦俊人,宅相流传习未变。

明昌御宝何皇皇,瘦金题字犹完善。

吁嗟乎天水碧、太师青,均此捣练之声所酿成。

一絇之络四维倾,令我手披东绢不胜情。

(0)

题方浮山先生画

白石不可烂,残山尚自开。

携归岭峤色,都作画师材。

萧散通神悟,嵯峨镇劫灰。

西崦话遗事,蝉脱有馀哀。

(0)

再叠双湖竹枝词·其四

异姓王开千步廊。大观文府霸湖光。

何来梧竹清风别,碧沚深居十二郎。

(0)

灵岩杂咏用沈德潜韵八首·其二琴台

白银世界中,石湖言则然。

而我揽奇景,其趣符昔年。

月出山寥寂,风定波潺湲。

琴声静无闻,云扃寄高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