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长 史 归 闽 川 唐 /齐 己 荆 门 与 闽 越 ,关 戍 隔 三 千 。风 雪 扬 帆 去 ,台 隍 指 海 边 。客 情 消 旅 火 ,王 化 似 尧 年 。莫 失 春 回 约 ,江 城 谷 雨 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谷雨(gǔ yǔ)的意思:谷雨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播种的季节,意味着雨水充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戍(guān shù)的意思:关戍指关卡和边防军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戍边的军队和边防的关卡。
海边(hǎ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辽阔无边,没有限制。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荆门(jīng mén)的意思:指被监禁在荆门之地,无法自由行动。
客情(kè qíng)的意思:指待客的礼节和情谊。
闽越(mǐn yuè)的意思:指闽越两地,即福建和越南,也泛指南方地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王化(wá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以权势强大,压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志。
扬帆(yáng fān)的意思: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尧年(yáo nián)的意思:尧年指的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也表示非常古老或者是很久远的时光。
雨前(yǔ qián)的意思:雨前指的是雨即将下的时刻,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变化的前兆。
- 注释
- 荆门:地名,位于湖北省中部,这里代指诗人的出发地。
闽越:古代对福建地区的称谓,这里指诗人的目的地。
关戍:边关和哨所,指两地间的军事防御设施。
三千:形容距离非常遥远,非实数。
风雪:指恶劣的天气条件。
扬帆:升起船帆,准备航行。
台隍:高大的城墙,这里代指目的地的城市。
海边:目的地的位置,靠近海滨。
客情:旅客的思乡或旅途中的情感。
消旅火:旅途的劳苦或心中的焦虑得到缓解。
王化:帝王的德政教化,使社会和谐安宁。
尧年:比喻太平盛世,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莫失:不要错过。
春回约:春天归来时的约定,可能指相聚或归期。
江城:临江的城市,可能特指某地或泛指水边之城。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暗示时间在春季末。
- 翻译
- 从荆门到闽越,关卡和戍守相隔遥远,超过三千里程。
即便风雪交加,也要扬帆起航,目的地是那海边的城池。
旅途中的忧愁情绪随着行程消散,感受到的教化犹如尧舜盛世一般美好。
切莫错过我们春日回归的约定,在江城谷雨时节之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史返回闽川之地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抒写,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即设定了一种空间距离,荆门和闽越之间隔着长达三千里的山川河流,营造出一股离别之愁。
接下来的“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则描写了赵长史归途中的景象。风雪中扬起的帆船,指向远方的海岸线,给人以壮阔与孤寂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也暗示着离别之情愈发深重。
“客情消旅火”一句,则转入人物内心世界。旅途中的寒冷和疲惫,被长史归乡的情怀所融解,表达了诗人对于赵长史的思念和不舍。紧接着,“王化似尧年”则将送别之情与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的盛世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则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赵长史不要错过春天的承诺,在江城之中,谷雨之前,与他再次相聚。这不仅是时间上的提醒,也是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既有离别之愁,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