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宝月(bǎo yuè)的意思:指珍贵的月亮,比喻宝贵的事物或人。
碧池(bì chí)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池塘或湖泊。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蹙浪(cù làng)的意思:形容波浪起伏,连绵不断。
淡粉(dàn fěn)的意思:指颜色淡而柔和的粉色。
到底(dào dǐ)的意思:表示追问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强调或加强语气。
方响(fā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见意(jiàn yì)的意思:表示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莲子(lián zǐ)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留取(liú qǔ)的意思:保留、保存
嫩水(nèn shuǐ)的意思:指新鲜的水,比喻初生的力量或初学者。
谁边(shuí biān)的意思:表示无论哪一方,都不得罪或得罪不起。
田田(tián tián)的意思:形容庄稼长势茂盛,丰收的样子。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香丝(xiāng sī)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的丝织品或香料
新蝉(xīn chán)的意思:指新出现的人或事物。
修蛾(xiū é)的意思:指人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靴文(xuē wén)的意思:指言辞恭敬、奉承恳切的样子。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风入松·马上喜晴》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初晴的画面。"刺桐花里咽新蝉",以刺桐花开的季节背景,衬托出蝉鸣的清脆与略带哀婉,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方响落寒泉",将马蹄声比喻为清凉的泉水声,形象生动。
"远山凝黛修蛾敛",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远山比作女子含羞的黛眉,增添了画面的柔美。"谁妆点、淡粉浓胭",暗示了雨后的清新与色彩斑斓,如同女子淡妆浓抹的美丽。
"嫩水靴文蹙浪,娇云卯色烘天",通过描绘水面波纹如靴纹,以及早晨云霞映照天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晴朗的氛围。"碧池荷叶又田田",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池塘,充满生机。
"藕在阿谁边",引发读者对荷花下隐藏的秘密的好奇,也暗含着对爱情或未知事物的探寻。"莲子擘开须见意,香丝到底相牵",借莲子寓意深情,表达情感的绵长与执着。
最后,诗人以"留取团团宝月,西楼共醉婵娟"收尾,希望与佳人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共享欢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勉子侄
外物不足恃,翻覆百年间。
唯有万卷书,可以解我颜。
男儿贵立志,达人得大观。
百川日夜流,与海会波澜。
丘陵安于卑,宁复望太山。
方当少年时,发齿未凋残。
圣贤户庭阔,人人可跻攀。
谨勿随馀子,碌碌走丘樊。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
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浑。
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衰世不见理,窥天于覆盆。
誓将昌祖道,特用报佛恩。
得法归燕社,闭口不复论。
眷言古丛城,往事空剑痕。
谁规此浮屠,峻极压厚坤。
意令五浊海,亲见两足尊。
末法裨贩盛,遗教髣髴存。
破律会十方,有诏下九阍。
法席遴厥选,炉香冷复温。
竖拂集龙象,催粥吼鲸鲲。
能使幽衢暝,豁开若木暾。
空花眩俗眼,孰办牢脚跟。
斯道许津梁,如天柱昆崙。
施金方山积,巧匠犹水奔。
请以六度法,为拔六欲根。
诸君快说偈,群魔惊褫魂。
何时共峻陟,层霄疑可扪。
勿谓蟹井小,可敌鲸海吞。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宋·程公许】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浑。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衰世不见理,窥天于覆盆。誓将昌祖道,特用报佛恩。得法归燕社,闭口不复论。眷言古丛城,往事空剑痕。谁规此浮屠,峻极压厚坤。意令五浊海,亲见两足尊。末法裨贩盛,遗教髣髴存。破律会十方,有诏下九阍。法席遴厥选,炉香冷复温。竖拂集龙象,催粥吼鲸鲲。能使幽衢暝,豁开若木暾。空花眩俗眼,孰办牢脚跟。斯道许津梁,如天柱昆崙。施金方山积,巧匠犹水奔。请以六度法,为拔六欲根。诸君快说偈,群魔惊褫魂。何时共峻陟,层霄疑可扪。勿谓蟹井小,可敌鲸海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8267c69a3b7be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