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差科(chà kē)的意思:形容学问、知识不够,水平低下。
长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道行修为高深。
稻秧(dào yā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或者刚刚入学的学生。
过日(guò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度日;度过日子
邻曲(lín qǔ)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起身(qǐ shēn)的意思:指站起来、起立的动作,也泛指离开、走开。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桑黄(sāng huáng)的意思:指黄色的桑叶,比喻人的衰老。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 翻译
- 水边的人家稻田浸润着,女孩子们正在采桑叶喂养蚕宝宝。
赋税和劳役还未开始,闲暇时间漫长,邻里间互相拜访日渐频繁。
- 注释
- 水长:水边或河边。
浸稻秧:稻田被水浸泡。
蚕生:蚕孵化或新生。
女手:女孩的手。
摘桑黄:采摘成熟的桑叶。
差科:赋税和徭役。
身无事:没有事情可做。
邻曲:邻居。
相过:互相拜访。
日正长:白天时间较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宋代农村生活的画面。首句“水长人家浸稻秧”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河水上涨,稻田被水淹没,农民正在忙碌地浸种育秧,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生机。次句“蚕生女手摘桑黄”则转而关注蚕业,春天来临,养蚕的妇女们忙着采摘新鲜的桑叶,这是古代妇女的重要副业。
“差科未起身无事”一句,反映了当时农民在农忙季节之外,还需应对官府的赋税和徭役(差科),但此时因为农事暂歇,他们才有空闲。“起身无事”四字流露出农民对于暂时清闲的珍惜和无奈。
最后,“邻曲相过日正长”描绘了邻里之间的交往,农闲时分,村民们互相走动,交流日常,拉家常,日子显得漫长而悠闲。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乡村生活的恬静与人情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鸿篇
芦塞腾霜威,大地填杀气。
饥鹰搏击来,征鸿何处避。
嗷嗷向南山,复逢矰缴绁。
肃肃起秋声,飘飘洒毛血。
爰集在中泽,俯仰且偷生。
黍稻四野空,飞啄又安营。
我作哀鸿诗,未终泪盈把。
长距凌云霄,弱肉风尘下。
闻说云林地,今年遭屠杀。
垂翅落机中,破脑不得脱。
家室既摧残,脂膏亦剥割。
造化岂不仁,生物付夭阏。
哀哀群羽毛,枨触难为活。
凌空思奋飞,樊笼终有括。
中或失其群,饥鸣徒嘎嘎。
被絷啼向人,相视犹胡越。
今秋乃亢旱,郁风致恒旸。
禾粱半枯黑,草木纷萎黄。
鸿雁欲求食,四野如穷荒。
一粒即珠玉,未可升斗量。
接饭无所投,饥乌处处翔。
何以弋者流,缘株罝罟张。
残物以谋饱,人心胡不良。
寄语矰弋人,哀鸿已无肠。
戒杀犹未得,须为倾太仓。
更有澎湖路,沧桑海忽枯。
三十六峰屿,一旦焦为卢。
水咸不得雨,即雨草不苏。
鸿雁来何为,泽中徒叫呼。
岂有食可谋,更无田可芜。
往年海为耕,无食且饱鱼。
嗟哉鱼不得,啼血摧胸臆。
造物不孳生,吾为汝恻恻。
恻恻复恻恻,鸠形兼菜色。
城狐杂社鼠,日攒太仓食。
太仓日以盈,狐鼠日以生。
哀鸿自嗷嗷,岂有利爪争。
西风满地来,四野闻悲声。
昔日随阳鸟,今日刀俎鲭。
罗网多杀机,天地为阴坑。
我闻造化心,孵育靡不宁。
五雀与六燕,安有滋重轻。
闻我哀鸿诗,应为心怦怦。
《哀鸿篇》【清·洪繻】芦塞腾霜威,大地填杀气。饥鹰搏击来,征鸿何处避。嗷嗷向南山,复逢矰缴绁。肃肃起秋声,飘飘洒毛血。爰集在中泽,俯仰且偷生。黍稻四野空,飞啄又安营。我作哀鸿诗,未终泪盈把。长距凌云霄,弱肉风尘下。闻说云林地,今年遭屠杀。垂翅落机中,破脑不得脱。家室既摧残,脂膏亦剥割。造化岂不仁,生物付夭阏。哀哀群羽毛,枨触难为活。凌空思奋飞,樊笼终有括。中或失其群,饥鸣徒嘎嘎。被絷啼向人,相视犹胡越。今秋乃亢旱,郁风致恒旸。禾粱半枯黑,草木纷萎黄。鸿雁欲求食,四野如穷荒。一粒即珠玉,未可升斗量。接饭无所投,饥乌处处翔。何以弋者流,缘株罝罟张。残物以谋饱,人心胡不良。寄语矰弋人,哀鸿已无肠。戒杀犹未得,须为倾太仓。更有澎湖路,沧桑海忽枯。三十六峰屿,一旦焦为卢。水咸不得雨,即雨草不苏。鸿雁来何为,泽中徒叫呼。岂有食可谋,更无田可芜。往年海为耕,无食且饱鱼。嗟哉鱼不得,啼血摧胸臆。造物不孳生,吾为汝恻恻。恻恻复恻恻,鸠形兼菜色。城狐杂社鼠,日攒太仓食。太仓日以盈,狐鼠日以生。哀鸿自嗷嗷,岂有利爪争。西风满地来,四野闻悲声。昔日随阳鸟,今日刀俎鲭。罗网多杀机,天地为阴坑。我闻造化心,孵育靡不宁。五雀与六燕,安有滋重轻。闻我哀鸿诗,应为心怦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867c6800fb407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