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转应曲·其十四》
《转应曲·其十四》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秋柳。秋柳。白下蛾眉怨否。吴霜欲下还迟。

不点潘郎鬓丝。丝鬓。丝鬓。独自倚楼看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下(bái xià)的意思: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无意义或没有结果,而“下”表示失败或失去。因此,白下的基本含义是指努力付出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收获。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看镜(kàn jìng)的意思:指通过照镜子来审视自己,反思自身的行为、言语或态度。

潘郎(pā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傲自负,不肯屈服。

吴霜(wú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冬天的严寒。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潘郎鬓(pān láng bìn)的意思:形容男子的鬓发分布均匀,鬓角圆润,非常美丽。

潘郎鬓丝(pān láng bìn sī)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凌乱、蓬松。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转应曲》(其十四)中的片段。它以"秋柳"为题,通过描绘秋柳的形象,寄寓了女子的情感。"白下蛾眉怨否",这里的"白下"可能指的是南京,"蛾眉"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暗示了女子可能在思虑或哀怨。"吴霜欲下还迟","吴霜"象征白发,言秋霜降临,暗示时光流逝,而她的青春不再。"不点潘郎鬓丝",潘郎出自南朝宋代谢眺的诗句,这里借指女子希望自己的容颜不改,而潘郎的鬓发却已斑白。

"丝鬓。丝鬓。独自倚楼看镜",直接描绘了女子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逐渐增多的白发,感到孤独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清末民初女性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次韵周元仲见寄二首·其二

五年奔走敝征衣,海上相亲半是黎。

望断故园无旅雁,心惊中夜听荒鸡。

岂知南渡能还北,更笑东来又向西。

多谢故人寻访意,千山万水不曾迷。

(0)

题王氏志嘉堂二首·其二

茗饮过溪阁,萧然泉石幽。

雨馀空翠湿,春老碧鲜浮。

行止随时运,笑谈销客愁。

遁亨真我事,暮景付沧洲。

(0)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四

慇勤剩作送梅诗,撚断霜髭不为棋。

只恐苦吟令太瘦,个中风味有谁知。

(0)

自海外归间关万里经涉五载初抵家与诸季会饮成长句兼简邹德久昆仲

楚氛未静狼烽起,翠华摇摇无定止。

谋臣猛将如云屯,坐视胡雏渡江水。

我归自南时正艰,缭络间关万馀里。

问津处处皆战场,访旧往往成新鬼。

伤心不忍顾浙河,故园已在荆棘底。

幸然家寓大江东,窈窕精庐山谷里。

当时百口还满前,况复添丁长童稚。

衣冠南渡多流离,骨肉无虞能有几。

生还已荷皇天慈,见汝更使清愁洗。

夜阑秉烛疑梦中,破悲为笑且欢喜。

在原真赴鹡鸰难,玉树还许蒹葭倚。

眷言兄弟同友生,风雨鸡鸣未云已。

闽山深处是吾乡,携幼扶衰又将徙。

安得庙社固根基,一使寰区尽蒙祉。

(0)

得报以谪降官不许同处一州自鄂渚移居澧阳有感

萍漂梗泛又迁居,叹息谋身术已疏。

愿访湘妃遗佩浦,试追汉传吊累书。

干戈满眼伤群盗,松梓连云念故庐。

泽畔行吟觉憔悴,前身疑是楚三闾。

(0)

黄雀

秋杪江天小雨馀,毕飞端为网罗须。

秪应俛啄一粒粟,故使常行万里途。

爱酒情怀多骨醉,披绵风度更肤腴。

苞苴宜入金张室,分饷何为及老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