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敌(bù dí)的意思:不及,不胜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兜鍪(dōu mó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或战斗时头盔相撞的声音,也用来比喻争斗或激烈竞争的情况。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救援(jiù yuán)的意思:救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拯救人们的生命或财产而采取行动。
流涕(liú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猛士(měng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英雄人物。
奇兵(qí bī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具有特殊能力或技巧的军队或个人。
全胜(quán shèng)的意思:指完全胜利,没有任何失利。
山崩(shān bēng)的意思:指山体崩塌或山峰倒塌的现象,也比喻形势突然发生剧变或事物突然崩溃。
蛇矛(shé m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双重或多重性质,既有利益,又有危险。
厮养(sī yǎng)的意思:指人们相互照顾、互相依靠,共同生活、共同生存。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退走(tuì zǒu)的意思:指因害怕、畏惧或遇到困难而退却、撤退。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无将(wú jiāng)的意思:无将是指没有将领,比喻没有得力的人帮助或没有经验丰富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骁骑(xiāo qí)的意思:指勇猛善战的骑兵,形容勇敢有胆识。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且战且退(qiě zhàn qiě tuì)的意思:指在战斗中,一方暂时撤退,以便重新调整战略,再次发起攻击。
这首诗《曾公子樱挽诗(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一位名为曾公子樱的将领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中开篇即以“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点出主题,强调了在朝廷众多将领之中,唯有这位曾公子樱敢于挺身而出,以平民之身,肩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接着,“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曾公子樱率领着五百勇士冲锋陷阵的场景,表现了他的勇猛和决心。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则进一步刻画了曾公子樱及其士兵们不顾生死、誓死捍卫国家的形象。面对强敌,“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展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战术的巧妙。然而,“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即使他们竭尽全力,也难以得到外部支援,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曾公子樱及其部下在困境中的坚强意志,犹如泰山崩塌之际,他们依然坚守阵地,力图支撑。然而,“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最终,由于力量悬殊,他们还是无法抵挡敌人的攻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最后,“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描绘了战后战场的凄凉景象,士兵们疲惫不堪,马匹也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尽管如此,“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他们仍然坚持抵抗,直到最后一刻,显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曾公子樱及其士兵们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