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峰经掌削,环郭渐鳞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石山之巅所见的秋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
首句“全出秋颜色”,开篇即点明季节,秋天的色彩在诗人的视野中全面展现,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下来,“初如客性情”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独特感受,仿佛是远方来客的个性。
“前峰经掌削,环郭渐鳞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形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前峰被削平,犹如经过精心雕琢,而周围的城郭则渐渐呈现出鳞次栉比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川之美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暮霭相回互,寒烟各纵横”则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雾气与寒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最后,“久看非不美,劳心畏远迎”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观赏景色的感受。虽然景色美丽,但长时间凝视也难免让人感到心累,担心远行带来的劳顿。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一酬徐守
风搅花间,雨悭柳下,人人懒拂愁眉。
年荒省事,投辖井中稀。
架上舞衣尘积,弦索断、筝雁差池。
南柯梦,转头陈迹,饥鼠穴空彝。
新年,官事少,秋蛇春蚓,重叠乌丝。
更出奇花判,百病都治。
报道行厨办也,乌鹊喜、龟鹤前知。
更书近,鹓行浸远,长对去思碑。
敬和老人盆池
埋盆作沼野人家,数斛山泉拍两涯。
人立晚风凉似水,荷浮香气胜于花。
蛙声恰恰宜飞雨,鹜影依依欠落霞。
齐物逍遥无大小,不须烦恼发生丫。
次同年王火井不遇之韵
题遍慈恩最上层,青云涂辙几人升。
一经秋雨禾方穟,未到春风海亦冰。
闹里功名多目论,淡中气味独心朋。
苍苔不扫芙蓉老,有客敲门自出应。